北京市蜂业

天马蜂2011-09-26 22:49:51国内地区养蜂业概况6136

一、概况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全市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人口1042.9万,辖18个县区,其中城区4个,近郊区4个,远郊区县10个。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平原占总面积的38%,山地占总面积的62%。一般海拔在800~1000m,最高峰为灵山,海拔为2303m。山地与平原邻接部分为低山区,海拔在200~500m。北京平原的主体是由许多河流的洪积冲积扇形地和冲积平原联合形成的。北京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2℃,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水量约600mm。

北京有蜂群6万多群,遍布城郊和农村,以郊区居多;饲养蜜蜂千群以上的县、区有9个,门头沟、密云、房山、怀柔等县、区蜂群数量超过5000群,城镇居民的业余养蜂业日益增多。全年生产优质蜂蜜1500吨左右,年产蜂王浆10~15吨,还有蜂花粉、蜂胶、雄蜂蛹、蜂蜡等蜂产品。大大缓解了过去全靠外省调入蜂蜜供应首都市场的状况。

全市从事蜂产品加工经营规模较大的单位有15家,产、供、销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发展蜂业条件优越

北京地处南北交界处,既有热带亲缘植物,又有东北寒冷地带亲缘植物,加上地形复杂,具有较好的蜜源条件。主要蜜源有荆条、刺槐、枣、杏等;主要的粉源有玉米、板栗、油松等。辅助蜜源约有1000多种,不少区、县都有定地饲养的条件。城区、近郊区及平原地区的垂柳、油菜、果树等。给蜂群繁殖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荆条是北京的主要蜜源,从浅山到深山,花期从6月下旬到8月上旬,蜜粉源丰富,群单产可达20~45kg。刺槐是北京的第二大蜜源,5月上旬开花,花期只有7~8天,但泌蜜十分丰富,群产可达10~15kg。此外,枣、向日葵、杏、柿子、六道木、胡枝子、橡树等蜜源在一些地区也有较好的收成。

本市除安排市内蜂群外,每年在荆条花期,还要接待全国各地蜜蜂约3~5万群。随着城市郊区绿化、美化环境的发展,牧草、果树、蔬菜等种植面积增多,蜜、粉源植物将不断增加,5年后全市载蜂量可达10~15万群。

北京具有发展养蜂的优越条件,又有较大的蜜蜂产品市场。全市有l000多万人口,还有上百万的流动人口,来北京的国际友人亦急剧增加,北京是一个潜力很大的蜜蜂产品市场。

三、蜂业历史和现状

北京有悠久的养蜂历史,密云等地的“潮河白蜜”,门头沟一带的“京西白蜜”久负盛名。1949年以前,主要以传统方法饲养的中华蜜蜂为主。1930年前后,才从日本引进意大利蜂种,后来从城区扩大到山区。当时有著名的李林园蜂场,曾出版《中国养蜂杂志》月刊,有“万和”、“致城”等几家蜜蜡作坊;有较大的养蜂场30多家。1949年饲养的意大利蜂群约5000群,年产蜂蜜100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的蜂业有了很大发展,1957年以后,市郊区(县)先后配备了养蜂专职或兼职干部,成立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后改为养蜂研究室)、市蜜蜡加工厂,还建立了大型的十三陵养蜂场和市蜂具厂。1958年全市饲养蜜蜂1.5万群,年产蜂蜜175吨。1959年,北京首先研究生产蜂王浆。1966年,全市蜂群增至2.2万群,年产蜂蜜450吨,养蜂产值达200万元。

1973年8月,农林部在北京市密云县召开全国养蜂经验交流会,参观了密云县穆家峪乡后栗园蜂场、密云县种蜂场等。会议要求各地积极推广黑龙江省尚志县、北京市密云县等10个养蜂先进地区发展养蜂、以副促农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养蜂生产发展。1990年每平方公里的载蜂量达到3.2群。北京的蜂业已形成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蜂毒、雄蜂蛹等众多蜂产品的综合生产。蜜蜂为果树、蔬菜、牧草、农作物的授粉工作已逐步扩大。1990年与1985年比较,全市蜂群增长32%,收购商品蜂蜜2640吨,增长23.8%,养蜂者收入达到1060万元,增长35.9%,蜂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亿元,增长1.27倍,出口创汇达到1120万美元,增长1倍,全年利税3034万元,增长64.4%。1990年蜂产品加工产值和出口创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四、蜂产品加工业与蜂疗事业

养蜂生产发展,蜜蜂产品增加,促进了蜂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北京市年需蜂蜜4000~5000吨,自给率约占一半左右。其中,提供给北京同仁堂等中药厂制作中成药品用,就占销售量的60%多。瓶装蜜和食品用蜜各占销售量的15%左右。近年来,北京市蜂产品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儿童蜂蜜、哺乳蜜、老年蜂蜜等系列产品及瓶装蜂蜜,销售量十分可观。以蜂蜜为原料制作的糕点、蜜饯日益增多,用蜂蜜来制作面包、糕点,能使这些食品更加香甜可口,久负盛名的京式糕点,其中有1/3是用蜂蜜拌馅、浇汁的。糕点等食品中加入5~20%的蜂蜜,制出的糕点色泽好,味清香,松软不硬;同时还有清热、润肺、化痰等作用。例如用蜂蜜制作的北京青梅油糕常常供不应求。蜂蜜饮料,蜂蜜醋等产品也相继在市场上出现。

北京以蜂王浆作为原料制作的滋补营养品和化妆品种类繁多。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的金百合牌蜂皇精胶囊就是中国最早的蜂王浆制品,近年又推出了北京王浆软胶囊。王浆蜜剂,又叫王浆蜜,是当今常见的剂型,分大、小包装两种,例如北京市蜂业公司所属北京市蜂业营养品厂生产的华林牌王浆蜜,很受顾客欢迎,华林牌王浆蜜还远销海外。小包装的王浆蜜剂一般称为蜂王浆口服液,除蜂王浆和蜂蜜外,还加入人参、党参、灵芝、西洋参等名贵中草药,因此也称为复方蜂王浆制剂,如北京蜂王精、灵芝蜂王精、西洋参蜂王精等产品销量都十分可观。如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的北京蜂王精口服液,20多年来,国内外销量长盛不衰。这类口服液包装精美,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北京东风制药厂生产的人参蜂王浆口服液等产品也较受顾客欢迎。北京蜂王精口服液和北京蜂王精胶囊还是主要的出口商品。

北京市在组织蜂花粉外销和开发的同时,1985年成立了中国花粉资源开发中心,组织全国性新型营养源-花粉讲习班;拍摄了彩色科教影片《花粉与人类》;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重要研究,一大批花粉制品涌现出来,如花粉蜜、花粉晶、花粉健美酥等等。蜂胶的生产和加工,北京的起步也是较早的。1985年,建成了全国首家加工蜂胶的专业厂-北京市林苑蜂胶厂,是顺义县外向型重点企业。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光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每年出口的蜂胶50吨,约占全国出口量的一半。此外,北京生产的蜂蜡除满足工业生产和出口需要外,还用它做成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现已在农作物、果树、蔬菜上使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利用蜂王浆、蜂蜜、蜂蜡等制作了许多化妆品,深受人们喜爱。如卢沟桥日用化工厂生产的王浆珍珠霜、王浆洗发精、王浆香粉等,曾轰动一时。巢蜜、雄蜂蛹、蜂王胎、蜂毒等都能批量生产。

80年代以来,北京市将蜜蜂产品与其它食品相结合,开发了不少畅销的产品,如蜂蜜花生、蜂蜜饮料等,特别是北京市乳品研究所研制的蜂蜜酸奶,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受到农业部、市科委、市经委的多次奖励。

蜜蜂产品和蜂针在北京市也被直接应用于医疗保健事业,顺义县蜂业管理站率先开设了蜂疗门诊所,为风湿病患者解除病痛,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五、科学技术促进蜂业繁荣

养蜂科技进步,促进了养蜂生产的发达。北京广泛推广了蜜蜂强群饲养技术、多箱体养蜂,为蜂产品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推广了除治蜂螨、幼虫腐臭病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后,完全控制了蜜蜂病虫害的危害;推广了蜂王浆、蜂花粉、蜂蜜、蜂胶等产品的高产技术,使蜂产品生产规范化;推广了以定地饲;为主,结合短途放蜂的饲养方式,使养蜂者获得更多的优质产品,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广了蜜蜂为果树、蔬菜、农作物授粉的技术,为首都的果树、蔬菜、农作物的增产和提高品质作出了贡献。

从生产出发,北京市的养蜂科技工作者,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写出了较好的科研论文30多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养蜂研究室在育种、蜜蜂人工授精、蜂病防治等方面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北京蜂产品研究所开发的老人蜂蜜、儿童蜂蜜、康贝饮料等为首都蜂产品市场增加了新品种。北京市蜂业公司研究成功蜂花粉保鲜工艺,为大力开发蜂花粉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市在1949年以后编印出版的养蜂科技图书有12种之多。80年代拍摄了彩色科教影视片:《油茶与蜜蜂》、《花粉与人类》。双王多箱休养蜂、蜜蜂杂交优势的利用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奖。蜜蜂授粉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蜜蜂为果树授粉等科研成果已开始推广应用。每年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普及养蜂知识及蜂产品利用的文章不少于5万字,其中《美食良药话蜂蜜》等一大批科普文章曾多次获奖。

六、行业管理和社团组织

北京市、县(区)二级蜂业管理站(科)为蜂业行业管理机构,负责制订生产计划、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贯彻有关的政策、法令;推广先进技术,安排放蜂场所、负责蜜蜂病虫害检疫;调查研究蜂产品产、供、销、加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北京市蜂业管理站隶属北京市林业局,第一任站长留守睦。重点养蜂乡设养蜂指导员,有的地方还建立了蜂产品出口基地、示范养蜂场、科技示范蜂场等。

北京昆虫学会养蜂学组成立于1987年,它由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养蜂科技人员组成,现有会员40多人,第一任组长周崧。每年进行2~3次学术活动,已成为养蜂科技人员之家。如组织首都蜂业战略问题讨论会等活动,曾多次受到市科协的表彰,为配合首都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天马蜂,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北京市蜂产品协会,于1986年11月成立,由从事蜂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出口、科研、教学等单位和个体组成的行业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本市养蜂生产的发展和蜂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服务。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张学武。全市有14个区县成立了县级协会,73个乡镇成立了分会,发展会员2291户,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协会服务网络。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