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蜂业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1-09-25 22:34:16国内地区养蜂业概况8990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部,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8亿。全省年平均气温16.1℃,降水量500-1200mm之间,全年无霜期:盆地280-330天,高原一般不足90天。动植物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四川省每年有100多万群外来蜜蜂在本省进行早春繁殖与采集油菜蜜源。四川的乐山、泸州、宜宾、自贡、内江、遂宁、南充、重庆等地,全年平均温度17.8℃,被称为早春繁殖蜂群的“天然温室”。

一、养蜂资源

(一)蜜粉源植物资源

四川的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已发现有250多种。可供生产大宗蜂产品的主要蜜粉源植物有:油莱、柑桔、刺槐、白刺花、乌桕、荆条、山杂花、香薷、瑞苓草、桉树、野坝子。每年共产蜜万吨以上,占总产量90%左右。其次是紫云英、苕子、三叶草、荞麦、西瓜等,此外,还有大面积的玉米、水稻、高粱等粉源植物。

1.油菜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有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以甘蓝型为主,占总面积90%左右,全省常年栽培面积80万公顷,占全国1/7左右,名列首位,可容纳240万群蜜蜂采集,特别是川西平原,土壤肥沃,油菜生长好,栽培集中成片。油菜泌蜜稳定,正常年一群产蜜25-35kg,强群可产蜜50kg左右。四川省的油菜因栽培地区纬度、海拔高度不同,花期特别长,开花的时间前后差别很大。整个花期可长达7个月。在四川境内转地放蜂,可以利用3-4个油菜花蜜源。

2.柑桔分布于境内各地,栽培面积现有4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内江、万县、宜宾、南充、达县、绵阳、自贡等市,尤以成都市的金堂县、蒲江县,重庆市的江津县栽培集中成林。开花期4月,泌蜜盛期10天左右。

3.乌桕主要分布在川南、川东地区,面积集中的有的.6万公顷,散生的有1400多万株。开花期5-6月。一群蜂可产蜜20kg左右。

4.瑞苓草属菊科,地方名叫黑桩桩或黑脑壳,多年生章本野生植物,是四川省特有的蜜源,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草原上,面积300万公顷。蜜呈浅琥珀色,容易结晶成白色固体,味道清香爽口。

5.桉树主要有大叶桉和二叶桉两种,在四川除大山区外各地都有栽培,桉树开花期9-12月,10月是盛花期,每群蜂可产蜜20kg左右。

6.香薷分布于全省各地,以丘陵区和海拔1500m左右的山区较多。开花期一般在9-10月,同一地方的花期20天左右,一群蜂可产蜜10-20kg。

7.野坝子分布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面积约200万公顷,开花期10-11月,每群可产蜜20kg左右。

8.山杂花泛指山区木本、草本各种蜜粉源植物,如漆树等,种类很多,从5-8月相继开花,每群蜂可产蜜10-20kg,还可生产蜂王浆和雄蜂蛹等产品。

9.刺槐各地均有栽培,开花期紧接油菜花后,在4月中下旬,一群蜂可产蜜15kg左右。

10.白刺花主要分布在阿坝、甘孜两藏族自治州海拔1500m左右的山区,开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11.荆条广布于山峪、荒坡、河岸处,在四川的东部和南部生长较多,川北和川东北也有分布,但泌蜜不如东南部稳定,花期6-7月。

(二)蜂种资源

四川蜂种资源丰富,属中国蜂种最多的省份之一。

1.中华蜜蜂

四川的中蜂数量多,有各地不同的生态类型,如大麻蜂、二麻蜂、黄蜂、黑蜂等。从蜂王的体色来分有枣红蜂和黑蜂两种。中蜂主要分布在山区,生活在树洞、岩穴中,人们收捕到后用树筒、竹篓等饲养,割脾挤蜜。采用活框蜂箱饲养的中蜂,每群蜂年产蜜量20-30kg。多数农家作为家庭副业定地饲养,少数进行短途转地。全省现饲养中蜂36万余群。

四川阿坝中蜂的吻较长,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无论在平原、丘陵、高山、峡谷以至高原雪山气候多变的条件下,都能很好地生存与发展,采集力强,很有饲养价值。

2.西方蜜蜂

四川从30年代引进西方蜜蜂,先后引进的有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美国意大利蜂黄金种等。其中意大利蜂约占80%。少量的卡尼鄂拉蜂和安纳托利亚蜂等,用于组配杂交种,供生产上利用。西方蜜蜂多数在平原和丘陵地区饲养,大部分蜂场进行转地放蜂,少数短途转地或定地饲养。

西方蜜蜂在四川占有重要地位。除了中蜂和西方蜜蜂外,在西南山区的丛林中,尚蕴藏着野生的小蜜蜂,有待研究利用。

二、蜂业简史

四川养蜂历史源远流长。在2000年前的巴蜀养蜂业已较发达,根据《华阳国志·巴蜀志》记载,当时已将蜂蜜列为18种特产进贡朝廷。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隆昌县志》记载;“养蜂取蜜皆用土法,置二、三月时,蜂蜜上市多。”又据民国时期的《大竹县志》记载:“蜜蜂家畜以桶,其聚散验家盛衰……”。众多人把蜜蜂视为神虫,以蜜蜂的存亡予兆家庭的兴衰,偏重于保护蜂群的生存繁衍,不重视蜂群的产出,养蜂生产处于自生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只有少数交易于市场。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出现的养蜂热,波及到四川,民国13年(1924年)袁世凯下属一位川籍军官谢德堪,从国外引进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创办养蜂场,使用继箱饲养。1932年《成都快报》报道:“吾川养蜂事业调查,据统计共有49处蜂场”。至此,四川养蜂业出现一个高潮。在成渝公路沿线发生争购蜂群的情况。一些商人便沿长江而上,从省外乃至国外运来大批西方蜜蜂,蜂种质量差,带病蜂群多,养蜂者不了解西方蜜蜂习性,饲养技术跟不上,不但产蜜量低,而且还要喂糖。同时遇蜂病危害不能防治,短短几年时间,蜂死场垮,不少养蜂者遭到经济损失,一些损失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此后,保留下来的养蜂场,小心管理蜂群。这时一些无知者诬陷蜜蜂咬伤花朵损坏庄稼,官府强迫征收养蜂捐税,使蜂业更加萧条。1936年,四川养蜂界人士为复兴蜂业向官府抗议,国民政府才取消捐税。当时华南大学在成都市开办的农事班,列入养蜂课,请养蜂家任自立讲课,传授养蜂知识。成都市、祟庆县也办了小规模的养蜂技术学校,培训出一批养蜂人员。1937年以后,四川蜂业开始复兴。据调查,当时荣县养蜂发展到118处,其中6处养意大利蜂,成都彭绍辉蜂场饲养的意大利烽,当年采油菜花蜜获大丰收,每群产蜜70kg。四川还运出蜂蜡7500kg到上海等地销售。但是蜂业并未昌盛起来,市场上蜂蜜常常脱销。据文献报道,在成渝线放蜂的兰介仙蜂场,还从北平(现北京)李林园蜂场购进大批瓶装蜂蜜回川销售。此后抗日战争爆发,战火燃四川边境,人心惶惶,蜂业也奄奄一息。

三、蜂业发展

(一)养蜂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1949年以后,四川的蜂业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统计,全省约有蜜蜂20万群,中蜂占主要地位。1958年国务院批转了农业部、农垦部《关于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的报告》,明确提出“今后养蜂生产的发展应采取以农业合作社为主,各类国营农场为辅,外来蜂和本国蜂并重的方针……”。这一时期,养蜂作为农村副业开始由农业合作社集体经营。成都市的温江、郫县、祟庆、新都、双流等县,把蜂业作为养殖业的骨干产业,派专职或兼职干部管理,加强领导,政府拨款扶持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银行拨给低息贷款购买西方蜜蜂。从而出现了五江、上源、大划和祟庆县农场干群以上的大蜂场,并成立县养蜂放牧大队到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转地放蜂。使产蜜量由过去的年产300多吨提高到3000多吨。50年代末,全省蜜蜂发展到45万群,西方蜜蜂的数量占40%左右,生产蜂蜜4300吨。

1960年3月,农业部在四川省祟庆县召开全国改良饲养本国蜂现场会议,推广中蜂科学饲养技术。四川省农业厅、供销合作社调拨木材和白糖解决蜂具和蜜蜂饲料,并做好养蜂者生产、生活及副食品供应。这一期间西方蜜蜂虽然遭到蜂蛹严重危害,但到60年代末仍发展到53万群,产蜜5200吨。1962年,西南农学院和福建农学院的养蜂专业为四川输送了一批毕业生,四川开始有了蜂业技术干部。

1973年,四川农业厅为地、县农业局培训出130名技术骨干,给全省蜂业发展莫定了较扎实的基础。

1974年,四川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意大利蜂、美意黄金蜂、卡尼鄂拉蜂等优良蜂王,由农业厅拨款16万元,建立了温江种蜂场和彭水种蜂场,进行繁殖推广。197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在四川祟庆县召开养蜂会议,交流生产和育种工作经验,促进了四川省蜜蜂良种繁育工作的进程。成都市温江、郫县、祟庆、新都、都江堰市输出良种蜂3万多群。1979年,省畜牧局和省中药材公司、土产公司联合召开养蜂工作会议,总结和交流养蜂生产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提倡优质高产。在农业、医药、土产部门以及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双流、郫县、祟庆、眉山、酉阳、新都、温江等8个县的蜂群发展到万群以上,并出现一些高产蜂场。70年代初,中蜂遭受中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危害,蜂群损失很大。但到70年代末,全省蜂群仍发展到65万群(西方蜜蜂占蜂群总数69%),产蜜量7800吨。

(二)蜂业大发展的10年

1.建立管理机构加强蜂业领导

1980年以后,四川省积极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和各项农村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蜂业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调动了养蜂者的积极性,生产呈现大发展的趋势。

四川是个蜂业大省,蜂群数量多,养蜂专业干部多,1980年被农业部列为现代化养蜂试点省,拨款30万元,木材200m3,改善养蜂设备。为了适应蜂业发展的新形势,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四川省养蜂管理站。此后随即在技术力量较强、养蜂数量达1万群以上的重点市、县相继组建了41个养蜂管理站。在养蜂万群以下、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市、县,设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养蜂工作。县级站负责全县的蜂业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签发养蜂者的养蜂证、转地放蜂证、蜜蜂转地检疫证,接待外来放蜂的养蜂场等具体业务;在辖区内定期召开蜂业会议,推动各项工作。

1986年,先后由农业部和地方拨款建立了成都市和双流县蜂业基地。这两个基地每年为外贸提供100-200吨优质蜂蜜和大量蜂王浆。同年,四川省养蜂管理站召开全省蜂业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发展蜂业的有关问题,决定建立“四个体系”,进行“五项改革”,以加快四川蜂业的发展。

2.建立“四个体系”

“四个体系”是:蜂病防治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铁路运输服务体系;蜂产品流通体系。

3.采取“五改”措施

“五改”,即改盲目追花夺蜜为有计划转地放蜂;改南繁为就地越冬繁殖;改喂一种饲料为两种饲料进行繁殖;改卧式蜂箱为标准继箱养蜂;改劣种旧法为良种良法养蜂。

4.蜂业迅速发展,市场购销两旺

由于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和各项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养蜂者的生产积极性;各级蜂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对蜂业的领导,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四川省的养蜂业得以迅速发展。1990年统计,全省共有蜜蜂121.7万群(西方蜜蜂占70%)居全国首位;生产蜂蜜1.9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生产蜂王浆350吨,蜂花粉870吨、蜂蜡250吨、雄蜂蛹30吨、养蜂总产值超过亿元,与70年代末相比,蜂群增长了1倍多,蜂蜜产量增长了1.4倍。全省养蜂万群以上的县有41个,有养蜂专业户9100多户,组成放蜂联合体及产供销联合体2500多个。同时,涌现出年产值万元以上的专业户3000多家。

蜂业发展,产品花色品种增多,促进了蜂产品流通的兴旺发达,产生了许多专业经营实体,其中有国营、集体和个体共100多个。这些经营实体活跃于流通领域,与制药、食品、外贸多方面密切衔接,使蜂产品流通渠道畅通无阻。四川省蜂产品生产与经营的特点是:产品上市早,特别是春季的蜂王浆质量好,受到日本等国客户的青睐。在蜂产品畅销年景,养蜂者不抬价供货;滞销时,经营者能互相调剂货源,多储存,不压价进货,帮助养蜂者排忧解难。产销彼此配合协调,共同促进生产发展。经营实体年营业额为4000-6000万元。蜂产品流通的特点是季节性强,集散市场随着蜜源花期转移,春季在成都市、德阳市、广汉县、眉山县、简阳县等地形成集散地,届时各地客商来川进行贸易。夏秋季节,蜂农随养蜂场出省经营蜂产品,以陕西省的宝鸡市为据点,聚散蜂产品,接待各方客商。

5.蓬勃兴起的蜂产品加工业

80年代以前,四川的蜂产品加工基本上是空白,每年产出的蜂产品作为原料销售到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四川需要货源时,又从这些地方购进。到80年代,随着蜂业的迅速发展,蜂产品日益丰富,给蜂产品加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这一时期兴建的专业厂与兼业厂共有58个。生产的产品种类多,’由比较简单的蜂蜜汽水、蜜冰糕、王浆酒、蜂蜜格瓦斯等,逐步发展到系列产品。规模比较大的有乐山天然营养滋补剂厂、广汉制药厂、成都市蜂产品服务公司、成都市蜂产品公司、眉山县蜂业联营公司、德阳市蜂产品加工厂。乐山天然营养滋补剂厂,已和日商合资,生产人参王浆口服液和灵芝花粉口服液,除在国内销售外,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都市蜂业服务公司生产的蜂王浆冻干粉及王浆粉口服胶囊销往日本和欧洲等地。成都市蜂产品公司以加工瓶装蜂蜜为主;广汉制药厂以生产蜂王浆口服液为主。四川省的蜂产品加工业方兴未艾,正积极开拓新产品。

(三)蜂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70年代末至80年代,继四川省各级养蜂管理站建立以后,养蜂行业的社团组织也先后成立。全省现共有学会、协会40个,会员4800多人。省、地、县各级养蜂学会(协会)成立后,团结蜂业界同仁,组织蜂业学术活动,开展技术咨询,传播养蜂科学知识,培训养蜂人才,协助有关部门搞活蜂产品流通以及开发新产品等。

10年来,各级学会(协会)通过各种形式办养蜂技术培训班340次,受训者26800人次,使养蜂技术得到普遍提高。如1990年春季,四川省养蜂管理站和四川养蜂学会,在乐山市召集了300多个养蜂专业大户,请日本的蜂王浆专家和国内的专家讲授蜂王浆生产技术,博得了听讲者一致好评。

(四)蜂业科研与出版物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80年代以来,四川省广大蜂业科技工作者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撰写出版了多部蜂学专著。科研成果有:“多箱体优质高产试验”,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蜜蜂早春快速繁殖技术”,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蜜蜂杂种组合对比筛选试验”,获省级科技重大成果奖;“蜜蜂人工授精应用”,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早春饲喂蜂花粉加速繁殖试验”,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金环系蜜蜂良种选育”,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蜜蜂蛹病的防治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指导养蜂者生产与利用蜂业资源,编著有《四川养蜂》、《转地放蜂》、《家庭养蜂》、《蜂王浆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蜂花粉的生产与利用》等书籍。其中《四川养蜂》一书,获全国农村优秀科技读物二等奖。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