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蜂业

天马蜂2011-09-26 22:46:41国内地区养蜂业概况7848

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属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全省面积15.63万千方公里,人口2883.4万。全省山区、高原、丘陵占总面积的72%。大部分地区届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3~14℃。年均降水量350~700mm,无霜期120~210大。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纬度差形成多样化的自然牛态,境内的自然植被和栽培作物为养蜂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蜜粉资源

山西省南北狭长,山川交错,地形和气候复杂,植物种类繁多,蜜粉资源相当丰富,是全国闻名的蜂产品生产基地之—。每年RJ提供刺槐蜜1100吨,荆条蜜3000吨,葵花蜜2500吨,枣花蜜1500吨,还合100吨左有的野玫瑰和党参等稀有蜜种。其中义有较大利用价值的土要蜜源植物17种,140万公顷。其次还有分布广泛的数百万公顷辅助蜜粉源植物。

(一)主要蜜源植物

1.刺槐在全省均有分布,尤以晋南最多。刺槐开花期因地区而异,5月初开花。从南往北历时25~30天。利用地区开花期差异进行转地,可采集2~3个刺槐场地,群产蜜30~50kg。但刺槐花期常受天气影响,蜂蜜产量个稳。

2.荆条生长丁钙质土壤的,泌蜜多而且稳定。主要分布地区:灵丘、沁水、垣曲、灵石、乡宁、武乡、吉县、夏县、长子、河津。荆条耐寒耐字,适应性强,是山西夏季主要蜜源植物。6月中旬始花,花期长,泌蜜丰富,常年强群可产蜜25~45kg。但粉少,应选择附近有玉米或瓜类等粉源植物作为放蜂场地,既能产蜜产浆,又能保证繁殖。

3.向日葵主要分布在晋中、吕梁和雁北,其中忻州、定襄、广灵、兴县种植密度大。开花期7月初至8月末,单株花期8~12天,群体花期20~25天。花序大,泌蜜多。常年一群蜂可产蜜15~30kg,丰年高达100kg,为秋季主要蜜源植物。

根据蜜源面积推断,全省的载蜂量达到70万群以上,蜂蜜产量能提高到1.2万吨。所以山西发展养蜂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二)蜜源的利用

根据山西气候特点,在养蜂生产中对蜜源的利用大体分四个阶段:

①越冬群进入早春繁殖期,正值3月下旬,油菜花开,蜜粉丰富,同时有杨柳、野花作为粉源补充,有利于群势恢复发展。到5月初,刺槐、紫苜蓿陆续开花,进入采蜜期,可收到大宗商品蜜。

②刺槐流蜜期后,进入炎夏6月,瓜果类的粉源充裕,加亡大面积枣、柿树等开花,群势补充增强后,荆条、草木樨开始泌蜜,进入第二个采蜜期。

③入秋,瓜类、芝麻、蚕豆、百里香相继开花,遍布山区、丘陵、平原,粉源充足,向日葵和棉花开始泌蜜。晋南、晋东南的芝麻种植集中,亦可收取单花蜜。另外,党参也在此时泌蜜,单产可达20~25kg。

④8月下旬到9月下旬在晋中、晋南、晋东南、雁北等地区养麦花陆续开放,同期晋中、雁北的高梁,晋中、晋南的玉米,山野杂花等蜜粉源为蜂群秋繁和贮备越冬饲料提供了良好条件。转地养蜂者可利用晚秋蜜源繁蜂贮蜜,做好南下转运的准备。

二、蜂业沿革

(一)饲养中慷时期

山西地处中华民族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在自然植被较好的沁水、中阳等山区,饲养中蜂至少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中蜂在山西省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在近代被人为破坏,给中蜂饲养业的发展带来困难,现全省中蜂的饲养量仅占10%,约1.2万群,其中80%为活框饲养。中蜂主要分布在垣曲、沁水、沁源、中阳等县。

(二)引进西方蜜蜂,蜂业初步繁荣

山西省于本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1927年留日学生李秉权等人先后从日本引进约5000群意大利蜜蜂,于太原、榆次、临汾和运城等地成立了许多养蜂场,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太原清徐东马峪的三晋蜂场。从1929年到1949年,全省中蜂和西方蜜蜂饲养量发展到2万群,为当代养蜂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

(三)近40年蜂业稳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蜂业生产。1953年,省农业厅在农业试验场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国营养蜂场。1953年11月该场组织百余群蜂南下广东和江西转地放蜂,是全国最早实施蜂群大规模长途转地饲养的蜂场之一。特别是在转地放蜂过程中,养蜂技术人员工修文和袁秀山等人还针对标准蜂箱在转地饲养过程中通风差、产卵空间小、繁殖速度慢等问题,于1954年冬天设计了箱底有通风窗的16框横卧式蜂箱。1956年,山西省还为新疆等省区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1959年,全省蜂群发展到9.9万群,10年增长了4倍。至此,山西的蜂业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为此,养蜂技术员赵江维于1958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至1976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和随之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干扰,全省蜂群饲养量急剧下降,至1977年,全省仅有蜜蜂5万群,许多养蜂者弃蜂改行,山西蜂业出现低潮。

1978年以后,随着农业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山西蜂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省蜂群饲养量为13万群,产蜜量3137吨,蜂王浆15吨,蜂花粉150吨,以及蜂蜡、蜂胶和蜂毒等产品,总产值约2100万元。其中,专业户占蜂业总产值的85%以上。此外,通过蜜蜂授粉使农作物增产的价值约1亿元左右。与1977年相比,蜂群饲养量、产蜜量和总产值分别增长了1倍、2倍和3倍以上,同时蜂业生产已初步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三、蜂业生产

(一)饲养方式

全省的养蜂业以运城、晋城、长治等地较为发达,蜜粉资源利用较好,蜂群的饲养量占全省的50%以上,并且95%的蜂群集中在专业户手中。晋中、忻州、临汾三地区养蜂专业化程度也较高,蜂群饲养量约占全省的40%,大约85%以上的蜂群由专业户饲养。吕梁、雁北两地区虽然蜜粉资源较好,但养蜂业落后,蜂群饲养量仅占全省10%,专业化程度较低,发展潜力很大。总的看,全省养蜂以专业化规模饲养为主,90%左右蜂群由专业户饲养,一般人均年产值在800元以上,高者可达3000元。人均饲养量30群左心,多数养蜂者以定地饲养生产蜂蜜为主,生产蜂王浆为辅,经济效益较差;少数转地蜂场以生产蜂蜜和蜂王浆并重,经济效益较高。

(二)良种繁育

山西饲养的蜜蜂品种主要是意大利蜂,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约占全省饲养量的90%。其次尚有10%左右的中华蜜蜂和少数卡尼鄂拉等黑色蜂种,主要分布在自然植被较好的山区。为了推广蜜蜂良种,省农牧厅于1980年投资10万元,建立了由省、地联办的山西省晋中种蜂场。该场成立以来,每年提供良种蜂王300只,为全省蜂种改良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并于1990年被评为全省最佳养殖企业。

(三)蜂产品加工

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山西省的蜂产品加工业开始起步。80年代末全省有蜂产品加工企业11个,加工蜂蜜500吨左右。1990年年末统计,全省蜂产品加工产值500多万元,年盈利70多万元。从此,山西单一销售初级蜂产品的局面被打破,蜂产品开始加工升值,为蜂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从事蜂产品加工业较早的是晋中种蜂场。该场从1983年即开始生产瓶装蜂蜜和配制王浆蜜销售,所产的“晋牌”蜂蜜在1988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优质产品证书。蜂产品加工业的主要产品是瓶装蜂蜜,其次是王浆蜜、花粉蜜及由蜂产品制成的各种饲料。从l991年12月开始,山西的蜂产品加工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山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门公司合资共建的外向型企业-山西省运健蜂业研究开发中心成立,并被山西高新技术开发区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主要从事蜜蜂系列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开发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和雄蜂幼虫等系列蜂产品,它将成为山西省蜂产品加工和经营规模最大的企业。

(四)蜂药、蜂具生产

从1984年开始,山西的蜂药和小蜂具加工业亦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而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的蜂药和小蜂具加工行业的年产值在60万元以上,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山西的蜂药和小蜂具加工厂主要有3家,即山西闻喜蜂药厂、绎县蜂药厂和绎县振兴蜂药厂。这三家蜂药厂分别成立产1984~1987年,各厂规模相当。主要产品有杀螨剂1号与2号、保蜂旺、速杀螨等蜂药,生产的小蜂具有移虫针、王笼、隔王板、蜂帽和喷烟器等。

四、蜂业管理、科研和教育

为了促进和加强山西蜂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山西省农牧厅自1957年开始,配备专职十部负责养蜂工作。1987年又成立了山西省养蜂管理站,编制10人。省蜂管站成立后,结合山西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农业部1986年颁布的《养蜂管理暂行规定》,积极开展养蜂管理工作,特别是注重对蜂业生产实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系列化优质服务。此外,省畜牧兽医学会养蜂研究会丁1988年5月正式成立。养蜂研究会成立后,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与省养蜂管理站密切合作,大力开展蜂业科研,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制定了《蜂王浆优质高产技术规程》和《蜂蜜优质高产技术规程》,实现了主要蜂产品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上两项技术在1991年被载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拟在全国推广应用。

省养蜂管理站和省养蜂研究会还针对蜂产品生产、市场经营和销售情况,经常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宣传工具及时对社会各界进行蜂业生产、经营销售和产品利用等方面知识的宣传。这些措施对提高山西蜂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起了很大作用。

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种蜂场是从事蜂业研究的专业机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雄蜂幼虫开发利用上做出了较大贡献,1986年在我同较早发表了雄蜂幼虫开发利用研究报告,5年来共发表雄蜂幼虫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等有关研究论文14篇,其中4篇被中国养蜂学会评为优秀论文,2篇被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农科院评为科技进步2等奖,还有2篇被国际养蜂工作者协会联合会录选。1987年项目主持人邵有全参加了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21届国际养蜂工作者协会联合会学术交流会。该项研究成果在雄蜂幼虫采收技术和保鲜方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991年通过了省级成果鉴定。经国际计算机终端检索了2441万篇文献,证明国内外尚无同类研究报告,专家们一致认为本项研究成果科学实用,适宜推广,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天马蜂,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山西省晋中种蜂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合作,经过两年努力,培育出蜂蜜和蜂王浆高产的两个杂交品种,于1990年通过农业部鉴定。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在蜂产品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相继研制出蜂蜜乳酸饮料、花粉奶片和蜂蜜脾乐等新产品。在教学方面,山西农业大学为了给省内培养更多的养蜂技术人员,成立了养蜂教研组,并在园艺、农学、食品加工及畜牧等专业分别开设了养蜂学和蜂产品加工学两门选修课。此外,近几年省科技人员出版了《养蜂实用技术》等养蜂科技书5本约70余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约10万字,译文约20篇4万余字。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