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然分蜂后养蜂人要及时将分蜂群收捕回来,事实上自然分蜂后分出去的蜂群并不会飞得太远,基本上都在附近有一定高度的地方结团且结团约2~3小时,此时养蜂人要利用这个有利时期及时收捕分蜂群,否则等分蜂...
浏览量:701 次更新时间:2019/10/7 10:06:53
-
1、蜂箱:诱蜂箱是诱捕野生蜂群时的专用工具,制作诱蜂箱除了要考虑蜜蜂的生活习性以外,还要对蜂箱进行特殊的处理才可能诱到蜂,例如可在蜂箱内点燃些废旧巢脾来熏闷蜂箱,这样一来蜂箱就会带有蜜蜂特别喜欢的...
浏览量:639 次更新时间:2020/7/2 12:30:54
-
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蜜蜂品种,别称中蜂、土蜂、野蜂等,在我国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均有分布,但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及长江以南各地,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广东、江西等地最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华...
浏览量:3047 次更新时间:2018/8/29 18:57:09
-
1、蜜蜂是完全以花为食的昆虫,在蜜源丰富的季节蜜蜂一般都会出巢采蜜,但蜜蜂的采集半径一般在2~3公里以内且蜜源越丰富采集半径越小,因此蜜源丰富的季节发现有蜜蜂采蜜则说明半径2~3公里内有蜂群。
2...
浏览量:810 次更新时间:2019/9/28 17:12:15
-
1、环境:蜜蜂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的发展,因此选择养蜂场地时周围必须要能保持安静,例如人烟稀少的田野或果园附近比较适合养蜂,而公路、铁路、工厂、学校等附近则不适合养蜂,另外烟雾、声响、震动等比较...
浏览量:652 次更新时间:2018/11/24 11:38:29
-
蜜蜂是群居性昆虫,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种蜂型,蜂王和雄蜂不会蛰人,工蜂的尾部有毒针,在遇到危险时会群起而攻之且会将毒针留在被蛰者的皮肤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被蜜蜂蛰了找不到刺怎么办吧!
一...
浏览量:680 次更新时间:2019/3/31 10:08:10
-
“蚕吐丝,蜂酿蜜”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自然现象,但对于蜜蜂为什么要采花酿蜜知道的人却很少,事实上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行为都不是漫无目的的,肯定有某些原因在驱动着它们要这么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为什...
浏览量:704 次更新时间:2018/9/9 13:33:42
-
1、介王时工蜂围王的原因是蜂王与蜂群的群味不同,因此混淆蜂王和蜂群的气味可提高介王的成功率,具体做法是先将蜂王用介王器或囚王笼关起来,然后给蜂群和蜂王都喷洒些蜂蜜水或糖浆以混淆群味,这样即使出现工...
浏览量:719 次更新时间:2019/12/3 20:49:09
-
1、蜂种:蜂种投入是养蜜蜂最主要的成本,例如一箱中蜂大致在500~800元左右,而一框意蜂(含蜂王)则大致在50~150元左右,另外若想养中蜂建议尽量去收捕当地的野生中蜂群,这样可大大降低养蜂成本...
浏览量:695 次更新时间:2019/9/6 12:49:06
-
蜜蜂是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很多人对蜜蜂的了解都局限于蜂蜜和蜇人,尤其是蜜蜂会蜇人让很多人“谈蜂色变”,其实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蜇人的,因为蜜蜂一但蜇人自己也会死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蜇人后为什...
浏览量:768 次更新时间:2019/6/3 10:07:44
-
蜜蜂的群体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王负责产卵并分泌“蜂王物质”维持蜂群的秩序,工蜂负责采花、酿蜜、哺育、守卫等绝大多数劳作,而雄蜂则专门负责与新蜂王交尾,很多人不知道蜂王的性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
浏览量:1461 次更新时间:2019/1/20 9:13:24
-
1、蜂蜜产量受气候影响特别明显,原因是气候不但影响蜜源植物开花泌蜜量,而且还会影响蜜蜂出巢采集花蜜的效率,例如流蜜期遇到连续雨天蜜蜂根本无法采蜜,若全年的几个主要流蜜期都是这种情况基本就毫无效益可...
浏览量:639 次更新时间:2020/5/22 8:53:09
-
1、防寒保温:防寒保温是春季养蜂的重点工作,原因是早春各地气候乍暖还寒且昼夜温差大,若蜂箱保温工作做得不到位极易出现“春衰”,严重时甚至可能因冻死子脾而导致春繁失败。
2、...
浏览量:678 次更新时间:2020/2/29 16:54:45
-
蜜蜂会采蜜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在野外经常能看到蜜蜂在花群中忙来忙去,对于蜜蜂采水的情况也不难看到,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常能看到蜜蜂在水源处采水,但你知道其实蜜蜂也会采盐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
浏览量:1421 次更新时间:2019/7/29 18:02:02
-
蜜蜂是一种群居昆虫,蜂群对内部环境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当蜂巢环境不适宜蜜蜂生活时蜂群便会采用结团、扇风等方法来进行调节,结团是为了保温,那扇风又是为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为什么在巢门口扇风...
浏览量:1237 次更新时间:2018/11/8 8: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