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蜜蜂最喜欢黄色的花,其次是白色和蓝色的花,实际上蜜蜂对颜色的偏好源于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原因是在自然界中黄色和白色往往都代表着集中大蜜源,而这些集中大蜜源又能为蜜蜂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
浏览量:939 次更新时间:2020/7/14 9:30:34
-
1、泌蜡:蜜蜂修筑蜂巢最主要的材料是蜂蜡,而蜂蜡则是蜂群中13~18日龄工蜂蜡腺分泌的,工蜂可将蜡腺所分泌的蜂蜡收集起来用于修筑蜂巢。
2、筑巢:蜜蜂先用蜂蜡筑出近乎圆形的蜂房,然后再加热蜂蜡使其...
浏览量:796 次更新时间:2018/8/7 14:01:46
-
1、蜜蜂并不是不蛰养蜂人,实际上养蜂人被蜜蜂蛰也是家常便饭,但因养蜂人了解蜜蜂的习性,知道什么时候蜜蜂容易蜇人,加之蜜蜂也熟悉了养蜂人的气味,因此养蜂人能尽量避免被蜜蜂蛰。
2、蜜蜂蛰人的目的仅仅...
浏览量:675 次更新时间:2019/9/1 20:59:13
-
1、花蜜:蜜蜂采集花蜜用到的器官是管状口器和蜜囊,其中管状口器用于从花蕊中吸取花蜜,而蜜囊则用于储存花蜜并将花蜜运送回蜂巢。
2、花粉:蜜蜂采集花粉的工具主要是花粉刷和花粉框,其中花粉刷可刷下绒毛...
浏览量:848 次更新时间:2020/5/6 12:00:52
-
诱蜂箱是普通蜂箱经改良而成的诱蜂工具,其作用是吸引野外生存的蜂群前往蜂箱中筑巢,但想要成功诱到蜂群就必须先要诱来侦查蜂,若诱不来侦查蜂则基本上没有可能诱到蜂群,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诱蜂箱诱侦查蜂技巧及注意...
浏览量:694 次更新时间:2020/5/9 20:57:45
-
诱蜂箱是诱捕野生蜂群时最常用的工具,事实上我国各地山区都蕴藏着大量的野生蜂群,若能诱捕并饲养无疑是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怎样用诱蜂箱诱到蜂却是个技术性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样提高诱蜂箱的诱蜂...
浏览量:697 次更新时间:2019/7/20 11:02:25
-
1、功效:鸡蛋蜂蜜面膜有保湿除皱的功效,得益于蜂蜜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为肌肤补水并能防止肌肤表面水分过快的散失,而鸡蛋中富含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则能改善肌肤的营养状态并能增强肌肤的抵抗力。
2、做法:...
浏览量:675 次更新时间:2019/5/17 19:05:00
-
诱蜂箱多数是用普通蜂箱改造而成的,其作用是吸引野外生存的蜂群前来筑巢,对于新手来说要成功诱到蜂群可能并不简单,但对于高手来说要诱到蜂也并不是太困难,下面来看一看诱蜂箱来了十几只蜂能不能诱到吧!
一、...
浏览量:910 次更新时间:2019/7/1 9:18:39
-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昆虫且有极强的组织性,而侦查蜂就是蜜蜂群体活动时派出的先头部队,例如自然分蜂之前侦查蜂便会提前侦查好巢址,等自然分蜂时再挑选其中的一个修筑新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侦查蜂诱蜂来蜂的征...
浏览量:1099 次更新时间:2018/10/20 9:18:53
-
侦查蜂是蜂群中负责侦查任务的工蜂,从侦查目的来看有蜜源侦查蜂和巢址侦查蜂两种,对诱蜂人而言最想看到的是巢址侦查蜂,若能诱来巢址侦查蜂则诱蜂基本成功了一半,下面一起来看一看侦查蜂喜欢蜂箱的表现有哪些吧!...
浏览量:855 次更新时间:2020/3/4 20:33:06
-
1、完全不能结晶的椴树蜜肯定是假的。结晶是所有自然成熟蜜都固有的物理特性,事实上到目前为止都还尚未发现完全不能结晶的蜂蜜,但结晶难易度却因葡萄糖的相对含量不同而不同,椴树蜜因葡萄糖相对含量较高而易...
浏览量:730 次更新时间:2019/9/24 9:14:19
-
1、肥胖:荆条蜜长期过量食用易引起肥胖,原因是荆条蜜中富含的单糖虽然相对不易转化成脂肪,但这并不是说单糖就完全不能转化成脂肪,事实上长期过量食用荆条蜜也易因单糖摄入过量而引起肥胖,尤其是本身运动量...
浏览量:731 次更新时间:2020/8/31 10:51:14
-
1、黄瓜蜂蜜面膜的确有一定的祛斑效果。黄瓜蜂蜜面膜是用黄瓜和蜂蜜为原料做成的面膜,其中黄瓜中富含的生物酶等能扩张毛细血管并能促进肌肤细胞新陈代谢,而蜂蜜中富含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则能抑制和清除细胞色素...
浏览量:635 次更新时间:2019/12/18 16:57:01
-
诱蜂是指诱捕野生蜂群并人工饲养,事实上我国各地山区都有大量的野生蜂种资源,若能诱捕并人工养殖无异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很多人养蜂都是从诱捕野生蜂群开始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最牛诱蜂的诀窍及注意事项...
浏览量:706 次更新时间:2020/4/11 17:58:04
-
诱蜂是获取野生蜂种资源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从方式上看诱蜂主要分诱蜂箱和诱蜂洞两种,但不管是诱蜂箱还是诱蜂洞原理上都是一样的,搞清楚原理后诱蜂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用什么东西诱蜂最...
浏览量:2012 次更新时间:2020/3/23 16: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