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群居性: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群体由工蜂、雄蜂和蜂王构成,其中工蜂负责采集食物及哺育幼虫等群体内几乎所有的劳作,雄蜂只负责与新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便死亡,而蜂王则负责产卵并分泌“...
浏览量:749 次更新时间:2019/1/27 20:43:58
-
1、东北黑蜂是我国唯一的地方性优良蜂种,蜂王绒毛呈黄褐色,有2种类型,一种全部为黑色,另一种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工蜂腹节有黄褐色毛带,有2种类型,一种几丁质全呈黑色,另一种第2、3两腹节...
浏览量:749 次更新时间:2018/8/9 17:26:52
-
野生蜜蜂是养蜂人最重要的蜂种来源,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诱捕到野生蜂群的,有经验的养蜂人多在野生蜜蜂的分蜂期诱蜂,因此清楚野生蜜蜂的分蜂时间对诱蜂极为有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野生蜜蜂什么时候分蜂吧!...
浏览量:748 次更新时间:2018/9/26 13:17:52
-
1、王台分蜂:王台分蜂是指利用王台和老蜂王来人工分蜂,具体操作是将老蜂王和全部新工蜂组建成新蜂群,原蜂巢中只保留一个成熟王台和剩余的工蜂。
2、介王分蜂:介王分蜂是指给新蜂群介入蜂王来人工分蜂,具...
浏览量:748 次更新时间:2019/8/2 20:41:28
-
1、自然分蜂是蜂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自然行为,优点是自然分蜂完全符合蜜蜂的分蜂习性,分蜂后两群蜂都能快速恢复且基本上不会回蜂,缺点是自然分蜂的时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管理蜂群时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分蜂...
浏览量:748 次更新时间:2018/10/3 13:57:38
-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能正常繁殖的雌性蜜蜂,其产卵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群的繁殖速度,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但养蜂生产中也可人为使一个蜂群有两只蜂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一个蜂箱双王的养法吧...
浏览量:745 次更新时间:2018/8/10 16:23:17
-
强群是养蜂高产的前提条件,在生产上能多采蜜,培育出的工蜂强壮、寿命长且采集力强,越冬时能保存蜂群实力而有利于来年花期前的繁殖,而且强群在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方面也占有优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强群怎...
浏览量:745 次更新时间:2019/6/30 12:11:15
-
诱蜂箱是普通蜂箱经改良而成的诱蜂工具,其作用是吸引野外生存的蜂群前往蜂箱中筑巢,但想要成功诱到蜂群就必须先要诱来侦查蜂,若诱不来侦查蜂则基本上没有可能诱到蜂群,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诱蜂箱诱侦查蜂技巧及注意...
浏览量:744 次更新时间:2020/5/9 20:57:45
-
双王群是指一个蜂群中同时有两只蜂王,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隔王板将蜂箱隔成两个区域,蜂箱两个区域都各有一群工蜂和一只蜂王,例如早春可利用双王群来快速发展群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双王群会不会导致分蜂吧!
...
浏览量:744 次更新时间:2019/11/7 12:15:06
-
分蜂热是指蜜蜂发生自然分蜂前的准备过程,发生分蜂热后工蜂会怠工且蜂王也会减少产卵量,加之分蜂热一般都发生在蜜源丰富的大流蜜期,为了确保养蜂效益养蜂人要及时消除分蜂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样控制和消...
浏览量:742 次更新时间:2019/3/25 12:54:20
-
太湖中蜂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属浙江长兴山区特殊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有采集力强、适应性强、工蜂有效采集时间长、抗蜂螨及胡蜂能力强等特点,且能利用零星分散的蜜粉源植物来维持蜂群...
浏览量:742 次更新时间:2019/6/23 17:06:23
-
蜜蜂养殖是当下颇为流行的养殖项目,特别适合在广大的山区农村作为副业来发展,但发展蜜蜂养殖是一项彻彻底底的技术活,没有相关的技术是不可能养好蜜蜂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的关键性技术吧!
一、...
浏览量:740 次更新时间:2019/8/24 10:26:28
-
1、工蜂上颚信息素:工蜂上颚信息素能指导工蜂守卫蜂巢并指导工蜂攻击入侵者,同时工蜂上颚信息素还能标记已被采集的植物,让其它工蜂知道这朵花已经被采集过了。
2、工蜂纳氏信息素:工蜂纳氏信息素能招引出...
浏览量:740 次更新时间:2019/7/30 18:44:23
-
阿坝中蜂原产于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其自然生存地周围有高原、高山与其它中蜂种群繁衍地域隔离,经过长期进化繁衍从而形成了这一遗传特性稳定的自然中蜂种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阿坝中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吧!
...
浏览量:739 次更新时间:2019/4/7 8:23:13
-
围王是工蜂对蜂王的一种排斥行为,发生围王时常有数十只工蜂将蜂王团团围住形成围王球使蜂王无法逃脱,在围王球中有许多工蜂撕咬蜂王,如不能得到及时解救蜂王往往致残或被围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群围王有哪...
浏览量:739 次更新时间:2020/6/30 1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