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单王群:蜜蜂在自然环境下都是单王组建蜂群的,优点是蜂群内部结构合理且自然,缺点是繁殖速度偏慢或无法满足养蜂人的要求。
2、双王群:双王群是指一个蜂群中同时有两只蜂王,优点是蜂群前期繁殖速度特别...
浏览量:751 次更新时间:2019/10/6 18:28:31
-
1、工蜂偏集:双王群易出现工蜂偏集的现象,解决办法是定期或不定期调换蜂箱两侧的封盖子脾和卵虫脾。
2、自然分蜂:双王群比单王群更易起分蜂热,因此自然分蜂期可及时将双王群拆分成一强一弱的两个蜂群。
...
浏览量:751 次更新时间:2019/2/9 14:48:38
-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在我国的饲养极为普遍,尤其是在多山地区,但中蜂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点,如分蜂性强、易逃群等,如果能加以改良则可以大大提高养殖中蜂的生产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最简单的改...
浏览量:751 次更新时间:2020/4/9 20:18:37
-
中蜂和意蜂是我国养殖最为普遍的蜂种,很多新手在养蜂之前都有养中蜂还是养意蜂的困惑,事实上中蜂和意蜂都各有所长且各有所短,需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养蜂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一、零星蜜源养中蜂
中蜂善于...
浏览量:751 次更新时间:2019/3/14 13:20:43
-
强群是养蜂获得高产最基本的前提,原因是强群的生产效率要远远高于弱群,但强群和自然分蜂又是相互矛盾的,而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则是养蜂人必须掌握的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样控制蜜蜂自然分蜂吧!
一、调...
浏览量:750 次更新时间:2019/5/26 11:50:59
-
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属9种资源昆虫的统称,因能采花酿蜜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尤以西方蜜蜂下属的意大利蜂和东方蜜蜂下属的中华蜜蜂最具代表性,其中意大利蜂是我国引进的高产型蜂种,而中华蜜蜂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
浏览量:748 次更新时间:2019/12/19 18:26:26
-
长白山中蜂别称野山蜜蜂、东北中蜂等,为中华蜜蜂在长白山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类型,20世纪初期饲养量较多,其后随着生态资源的变化数量逐年减少,现仅分布于长白山区20几个县、市且蜂群密度...
浏览量:747 次更新时间:2020/4/3 16:36:45
-
1、闹巢是自然分蜂时蜜蜂的一种群体行为,自然分蜂开始时只有少数工蜂在巢前低空飞绕,随后在巢外低空飞绕的工蜂将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巢内的工蜂也开始跳“呼呼舞”并促使整个蜂群在巢...
浏览量:746 次更新时间:2019/10/16 19:43:29
-
蜜蜂养殖是一个古老且传统的养殖项目,人工养殖蜜蜂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蜂蜜等蜂产品,前些年养蜂的基本都是些留守山村的老人,近几年在返乡创业热潮下养蜂人也越来越年轻化,下面小编就简单科普一下蜜蜂养殖技术有...
浏览量:745 次更新时间:2020/5/10 12:49:14
-
分蜂是养蜂生产中扩大蜂群数量最主要的方式,因方式不同有人工分蜂和自然分蜂两种,其中人工分蜂可完全根据养蜂人的意念分蜂,而自然分蜂则不易控制且易导致蜂群逃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怎样分蜂才不会跑吧...
浏览量:744 次更新时间:2019/9/10 10:28:41
-
1、中蜂:中蜂一年一般自然分蜂1~2次,因群势不同每次分蜂可分2~5群,注意从造雄蜂房开始到分蜂只能算一次,但一次自然分蜂分出来的蜂群可能不止一群,有时候一次自然分蜂便能分出3~5群蜂,也就是说一...
浏览量:744 次更新时间:2018/10/10 18:48:38
-
蜜蜂养殖在我国较为普遍,养好了能发家致富,养不好则徒劳无功甚至血本无归,事实上会养蜂和养好蜂完全是两回事,将野生蜂群收捕回来后便放任不管完全算不上养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新手怎么才能养好蜜蜂吧!
...
浏览量:744 次更新时间:2019/3/7 14:56:12
-
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群居昆虫,而分家则是蜜蜂扩大种群数量的主要方式,简单来说一群蜂经分家后可变成两群或多群蜂,但分家会削弱蜜蜂的群势并降低采集效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分家想留住怎么办吧!
一、...
浏览量:743 次更新时间:2019/1/16 10:31:18
-
1、分蜂王台:分蜂王台是蜂群自然分蜂时修筑的王台,要使蜂群建造分蜂王台就必须使蜂群产生强烈的分蜂意念,例如可从其他蜂群中抽调大量的封盖子脾来增强蜂群的群势,等群势达到一定程度时蜂群便会建造分蜂王台...
浏览量:742 次更新时间:2019/4/26 10:02:49
-
1、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一年能分几群因蜂种不同而有差异,例如中蜂一般一年可自然分蜂1~2次,每次可分1~4群,也就是说一群中蜂一年可分2~8群左右,多时甚至可高达十数群,而意蜂的分蜂性则相对要弱得多...
浏览量:742 次更新时间:2020/5/21 1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