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的医疗保健功能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4-10-28 09:46:25蜂胶医疗与保健1695

目前,蜂胶已被鉴定出300多种含有,是植物制剂用含有的高度浓缩物,它所含的制剂用含有之多,浓度之高是制剂用植物无法相比的。科学研究证实,蜂胶综合了许多对人体起特殊作用的有效物质与营养素,以人力不可及的方式在质量上实现了浓缩与平衡,以最少量的物质形态,包含着最大量的物质能量。蜂胶的有效使用分量,国际上通用以滴为计量单位,由此可见其浓度之极。权威人士指出,蜂胶是超浓缩天然营养库。因此,蜂胶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和制剂理作用,已引起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相关杂志多次报道了蜂胶的生物学和制剂理学作用,以及在临床上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实践。蜂胶被誉为天然制剂物,对人体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能。

(一)增强免疫力

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有无数的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除了像肠道内有益菌群与人共生外,大多数对机体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即致病微生物。但尽管如此,我们却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常生活。这匙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人体内,存在着避免罹患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非常完整的组织系统,这个机体防御系统被称为免疫系统,它的功能就是免疫,免疫的最基本功能是识别机排斥体内异己含有,包括病毒、细菌、突变细胞(肿瘤细胞)等。免疫系统极为灵敏,可以识别微量异己分子,并加以适当的处理包括排斥反应、吞噬、结合等手段。免疫功能低下,常常易引起感冒、肺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等。因此,旺盛的免疫力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在免疫系统中,胸腺为免疫系统的中心器官,可以产生大量的T细胞(胸腺细胞)。脾脏则为免疫系统较大的器官,其生发中心能产生大量淋巴细胞,有丰富的B细胞,可生成特殊性抗体,对抗入侵的抗原。因此,提高胸腺、脾脏活性是提高免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蜂胶对人体多方面的保健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实现的。而激发免疫细胞活力,调节免疫功能,在人体内培育抗病力和自愈力,是蜂胶保健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蜂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加抗体产量,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对胸腺、脾脏及整个免疫系统产生有益的影响,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所以,人们称蜂胶为天然免疫增强剂。

在1969年召开的第22届国际养蜂大会上,吉瓦尔金娜等人的报道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吉瓦尔金娜等人给18只6月龄的家兔每7日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每只共注射5次,其中9只家兔在注射毒素的同时加注蜂胶提取物,发现加注蜂胶提取物用的家兔血清中的抗毒素含量比对照租高出1倍。将家兔的血清再分别注射给435只小白鼠,几天后,再给这些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破伤风毒素。哪些接种对照组家兔血清的小白鼠,注射毒素后100%死亡;而接种加有蜂胶的家兔血清的小白鼠仅有15%死亡。

波兰学者(1991年)将蜂胶的乙醇提取物注入到雄性小鼠体内,小鼠即获得了免疫力。实验小鼠脾细胞群中产生抗体的血小板(比对照组高3倍)。在24小时内用此剂量重复注射,血小板形成数量进一步增加。

Dimov等(1991年)研究报道,蜂胶提取物能增强免疫功能和丙种球蛋白的活性,增加抗体产量,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他们给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或白色念珠菌的老鼠注射蜂胶提取物,显著延长了老鼠的寿命,提高了存活率。他们1992年的研究还证明,蜂胶提取物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新井成之等(1994年)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当蜂胶浓度为0.03-1.0毫克/毫升时,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各种功能(细胞黏滞、原生质延伸、巨噬细胞能动性和吞噬作用)。同时,能显著地增强脂多糖刺激的吞噬细胞、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干扰素的生成作用。

IvanovskaN等(1995年)对蜂胶在机体内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苯乙烯酸和咖啡酸对红细胞溶解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无论对机体损伤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还是本身原有的免疫功能缺乏都有很好效果;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免疫调节主要是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增强其吞噬功能。蜂胶水提取液更能充分发挥蜂胶的免疫调节功能。

Reniga等(1996年)研究报道,老年患者口服蜂胶提取物,可使体内抗体合成和免疫细胞吞噬率明显提高。

高春义等(2000年)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蜂胶提取物对移植了S180肉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表明,蜂胶提取物能是胸腺/体重比值增大,白细胞维持正常水平,脾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增强。

于晓红等(2001年)采用氢化可的松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HC小鼠模型)观察蜂胶乙醇提取液(EEP)对HC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抗体形成,提高溶血素的含量,并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能够增强HC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证明,蜂胶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加抗体生成量,增强巨噬细胞活力,是一种天然的高免疫增强剂。

(二)抗菌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数万只蜜蜂蜜蜂拥挤在一个狭小的蜂巢中,小蜜蜂进进出出,很容易将外界的病菌带入蜂巢,再加上蜂巢中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大量的蜂花粉、蜂王浆等营养物质,病菌是很容易繁殖的,可是在蜂巢中却很难发现细菌、病毒。蜂群这种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主要归功于蜂胶的广谱抗菌作用。鬼子营养学权威德永勇治朗博士在其著作《蜂胶——天然的抗生素物质》(1985年出版)中写道,蜂胶是人类已知最具天然抗生效果的物质。

前苏联喀山兽医学院(1947年)研究蜂胶乙醇提取物100微克/毫升浓度对39种细菌和39种植物致病真菌的抑菌作用证明,蜂胶对25种细菌、20种真菌有抑制作用,用革兰阳性细菌和抗酸菌对蜂胶提取物最敏感,这一结果经美国佬林登菲尔泽(1976年)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

林登菲尔泽(1976)年从美国佬不同地方、不同季节采集15个蜂胶样品,用其提取物测定对细菌的抑制活性发现,它对39种细菌中的25种有强抑制力,其中包括芽孢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抗酸杆菌,革兰阳性杆菌也受到抑制。他认为,蜂胶中的咖啡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有抗菌性。

贺天笙等(1980年)用蜂胶乙醇浸液对14个菌种100株进行的抗菌实验证明,蜂胶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效用高;还发现蜂胶对革兰阴性的脑膜炎球菌、不凝集弧菌和30株嗜盐菌的有效抑菌浓度为0.0625%—0.125%,另2株嗜盐菌为0.25%,2株B型脑膜炎球菌为0.0313%。

哥兰奇和戴维(1990年)在细菌平板培养中测定,70%蜂胶乙醇浸液(蜂胶膏)、可抑制对新青霉素已产生抗制剂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蜂胶膏在浓度为3毫克/毫升时,能完全抑制球菌和革兰阳性球菌。

Frunles和Hernandez(1990年)指出,蜂胶乙醇提取物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在内的格兰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王银龙和程文显等(1996年)实验表明,蜂胶对牙周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为0.08%,草绿色链球菌为0.16%,产黑色素类杆菌为0.31%,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为0.625%,白色念珠菌为2.5%。蜂胶对牙周疾病的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主要致病菌产黑色素类杆菌的抑菌浓度相当于0.1%甲硝唑。

张天宝等(2000年)将10%蜂胶乙醇液按1:6加水稀释后对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分钟,杀灭率均为100%;按1:2加水稀释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0分钟,杀灭率为99.96%—99.98%。

近年来,国内外对蜂胶抗菌作用的研究很多,大量的文献报道,蜂胶对众多细菌具有抑制、杀灭作用,是一种珍贵的天然广谱抗菌物质。

蜂胶不仅有抗菌作用,而且还能与某些抗生素合用,提高它们的抗菌活性,延长它们的作用。

(三)抗病毒

目前,抗病毒制剂物可分为化学合成品和天然抗病毒物质两大类。化学合成的抗病毒制剂物中有不少因为毒性反应不能在临床中应用,而天然抗病毒物质通常对活细胞和机体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蜂胶是天然抗病毒物质,对多种病毒均有良好的抗性。

Smuk等(1978年)报道,在兔角膜上使用不同溶媒(乙醇、甲醇、乙醚、乙二醇、异丙醇和聚乙醇)的蜂胶浸提液及不同基质制成的软膏,均具有抗疱疹病毒的作用,对临床有实用价值。

Amoros等(1992年)用体外实验观察了蜂胶对1型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腺病毒、疱状口炎病毒、2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影响。浓度为30微克/毫升的蜂胶使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滴度下降1000倍,而疱状口炎病毒和腺病毒则不敏感。

蜂胶对人类艾滋病病毒(HIV)也有抗性。最近的一项蜂胶抗病毒研究是针对引起人类免疫功能缺乏的艾滋病病毒。试验以90位患有生殖器疱疹(HSV类型2)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加拿大蜂胶、无环鸟苷软膏阶段及安慰剂组做试验,阶段10天后,蜂胶组显现出较快的有效速度和较高的有效率(蜂胶组80%,24/30;无环鸟苷组47%,14/30;安慰剂组40%,12/30)。蜂胶组的阴道细菌重复感染率降低55%,而无环鸟苷给和对照组则无变化。

Amoros等(1992年,1994年)认为,蜂胶在体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疱疹病毒有很强的抗性。他们推测,显著地脊髓灰质炎病毒,可能是由于蜂胶含有大量的黄酮,抗病毒的活性可能是它们协同作用。他们在研究类黄酮抑制病毒的作用时观察了黄酮醇(高良姜素、莰非醇、槲皮素等)、黄酮(柯因、白杨素、木樨草素、芹菜素、藤黄苗素和柚木柯因)、黄烷酮(松属素和异樱花素)在体外对猴子肾细胞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单一的和复合的协同抑制作用,认为黄酮在降低病毒滴度方面比黄酮更有效。

国外的研究还表明,咖啡苯乙酯对抗疱疹病毒有效,蜂胶的其它含有有抑制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作用。尽管产在世界各地蜂胶样品的含有和类黄酮、咖啡酸苯乙酯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其抗病毒能力相同。

蜂胶中的多种抗病毒含有,不但使蜂胶有抗病毒作用,而且还有复方增效作用。国外实验证明,蜂胶和蜂王浆如果单独使用,要较高的浓度才有抗病毒效应。如果将蜂胶、蜂王浆和蜂蜜适当配合使用,抗病毒作用十分明显。对牛痘病毒A、疱疹性口炎病毒,特别是对流感病毒A2十分有效。他们还将蜂胶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水提取液的乙醚提取物或配合干扰素,或配合蜂王浆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兔肾RKB细胞培养,其抗病毒活力增强,特别是蜂胶水浸提液的乙醚提取物,抗病毒作用最强。

(四)蜂胶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我国学者房柱等(1975年)用纸碟法实验证明,1%~10%的蜂胶乙醇(或乙醚)提取液对我国常见的皮肤浅部的致病黄癣菌、絮状癣菌、红色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拉塔基亚、石膏样小孢子菌、石膏状癣菌、大脑状癣菌、紫色癣菌和断发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深部致病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紧密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等掏作用较弱。对熏烟色曲菌和黑曲菌等未显抑菌效果。他们还指出,无论是乙醇还是乙醚浸提物,无论是意大利蜂蜂胶还是塞浦路斯蜂蜂胶,其抗真菌作用均无明显差别。

Cizmarik等(1976年)实验证实,蜂胶确实有抗真菌作用。蜂胶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红色癣菌0.1%~0.5%,石膏样癣菌0.25%~1.5%,疣状癣菌0.1%~0.25%,断发癣菌0.25%~0.5%,黄癣菌0.1%~0.25%,紫色癣菌0.1%~0.25%,玫瑰色癣菌0.5%~1.5%,狗小孢子菌0.25%~1.0%,扭曲型小孢子菌0.1%,奥杜盎小孢子菌0.1%~0.25%,石膏样小孢子菌0.5%~1.5%,絮状0.1%~0.5%。

李树莱等(1980年),测定蜂胶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如下:紫色癣菌0.02%,蛙类真菌0.04%,黄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新型隐球菌0.08%,红色癣菌、石膏样癣菌、大脑状癣菌、叠瓦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絮状癣菌0.157%,毛真菌0.25%,孢子丝菌、白色念珠菌0.313%。裴氏着色真菌0.625%,断发癣菌、熏烟色曲菌、星形奴卡菌1.25%。

Millet-Clerc等(1986年,1987年)采用不同来源的蜂胶样品测试引起人类感染的6各真菌,结果均表现出抗真菌活性。但不同的蜂胶样品对同一种真菌的抗菌活性有很大差别。他们还用蜂胶与9种抗真菌制剂对4种真菌感染疗效比较,发再蜂胶对其中3种真菌的疗效与其他一些制剂剂的效果相当或更好,并在一些实验中发现与丙二醇使用可加强蜂胶的活性。

Lori(1990年)用试管内实验观察到5%~10%蜂胶能阻止断发癣菌的生长。

成都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建强等(2000年)用蜂胶溶液进行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蜂胶对引起烟草赤星病的链格孢菌和引起黑茎病的烟草疫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大(0.05%~10%)。

许多学者对蜂胶抗真菌的有效含有做了大量研究证明蜂胶中的高良素不但是有效含有,也是抗真菌的主要含有。蜂胶中的5,7-二羟-3,4-二甲氧黄酮和3,5-二羟基-4,7-二甲氧化铜在较低的浓度(2.5%—3.5%)时即能有抑制羊毛状小孢子菌和发?菌的作用。蜂胶中的乔松素、对香豆苯酸酯、短叶松素-3-乙酸乙酯、短叶松素、高良姜素和咖啡酸酯对浅部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不如制霉菌素。

(五)抗原虫

蜂胶有抗鞭毛纲原虫、孢子纲原虫和纤毛纲原虫的作用。

Starzyk和Scheller等(1977年)用蜂胶乙醇提取物150毫克/升浓度对阴道毛滴虫作用24小时就出现杀灭效应,说明毛滴虫对蜂胶很敏感。

Hollands等(1988年)用3%的蜂胶乙醇提取物阶段受艾美耳球虫和穿孔艾美耳球虫的实验动物发现,蜂胶的抗原生动物的效力比其他的制剂物高。

Torres等(1990年)用动物体外实验评估了蜂胶乙醇浸提液对寄生性原生动物兰伯氏贾弟虫生长的作用。当蜂胶乙醇浸提液的浓度为11.6克/升时,对98%的兰伯氏贾弟虫具有抑制作用。

Higashi等(1994年)报道,蜂胶乙醇提取液和蜂胶二甲基亚砜提取液对3种原生动物都有抗性。但前者的作用比后者强。当蜂胶乙醇提取液的浓度为100毫克/升时,24小时后血液中所有的锥虫都被解体。

(六)抗氧化

利用氧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氧,生命活动就不能进行。人类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摄取食物后在体内产生热能来维持。但是机体在消化、吸收、利用食物的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活性氧和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过氧化脂,它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白内障的物质。一般认为,许多疾病,如癌症、放射性损伤、制剂物中毒和紫外线所致皮肤老化等都与活性氧、过氧化脂相关联。例如,活性氧+脂类→过氧化脂,这些过氧化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变脆、变硬,易形成血栓或出血。过剩的自由基(又称游离基,其性质非常活跃,一旦产生就立刻能与别的物质进行反应。自由基含量过多,会干扰人体内的正常生化过程,破坏正常组织细胞,使人患多种疾病)可作用于细胞膜及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沉积在细胞膜上,会产生色素、色斑。使生物膜丧失功能,造成细胞活力下降,机体衰老。过剩的自由基还会作用于细胞核内的遗传因子(DNA),使细胞癌变或死亡。但生物体内具备祛除活性氧和自由基的机制。依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就能处理活性氧和自由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活性氧和自由基便逐渐积蓄在机体组织内,加速老化过程。

蜂胶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机体内物质的过氧化反应,保持自由基产生与消除平衡,对防病和抗衰老等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蜂胶有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蜂胶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早已成功地应用在肉类、水产品和果蔬的保鲜,而且对合成抗氧化剂危害性认识的深入,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各种天然抗氧化剂,蜂胶已成为被人们看好的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它在0.01%—0.05%的浓度下即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Dessouki等(1980年)用蜂胶乙醇提取液做冷冻肉品的抗氧化剂,0.1%或0.15%的蜂胶提取物的水溶液抗氧化作用略低于胡椒或金霉素。浸泡在蜂胶液中的效果比涂抹的好,而且对肉的质量没有影响。

Popeskovit等(1980年)用蜂胶提取物及6种蜂胶组分在10℃条件下实验堆新鲜猪油的抗氧化性,每间隔4小时测定1次过氧化物的数量,蜂胶及其提取物都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Kaczmarek等(1982年)研究证明,蜂胶提取物可作为脂肪和油类稳定剂中的抗氧化剂。

Yanishlieva等(1984年)在猪油中加入1%或5%的蜂胶,均有明显的抑制氧化作用。猪油中加入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在0.004%—0.09%,其氧化稳定性与浓度成正相关。他们还测定黄酮单体浓度在0.01%或0.05%的抑制氧化效果,山奈素有中度的抑制作用,槲皮素具有很强的抑制氧化作用。

Krol等(1990年)通过蜂胶乙醇提取物抑制过氧化氢作用,结果表明,氧化反应被蜂胶乙醇提取物抑制,0.13毫克/毫升乙醇提取物的最大抑制作用为86%。再增加乙醇提取物的浓度,抑制作用维持不变。

蜂胶之所以有抗氧化作用,是因为含有丰富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类黄酮、苷类、酚类、萜烯类、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E、C)及微量元素锌、硒、铜、锰等物质,同时还能显著提高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但蜂胶中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含有之一的类黄酮。

(七)抗癌

蜂胶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这已被国内外很多实验研究所证实。Derevici和Popesco(1965年)用蜂胶提取物的乙醇水乳剂进行体外实验证明,蜂胶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核和细胞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Hladov等(1980年)测定了不同溶剂蜂胶提取物对人鼻咽癌和子宫颈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指出,蜂胶的乙醚浸提液、丁醇浸提液和乙酸乙酯浸提液显示很强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他们测得蜂胶乙醚,乙醇和乙酸乙酯浸提液ED50。(半数有效剂量)分别为3.9微克/毫升、2.6微克/毫升和3.3微克/毫升。

Ban等(1983年)测试了蜂胶提取物(槲皮素、鼠李素、高良姜素等)对子宫颈癌细胞系的沙漠作用,其浓度为10毫克/毫升时,使50%的癌细胞生长能力受到抑制。

Grunberger等(1988年)研究证明,咖啡酸苯乙酯能抑制人乳腺癌和黑色素瘤,对结肠癌细胞系也有同样强烈的抑制作用。

Kandaswami等(1991年)研究认为,某些多甲氧基类黄酮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这种物质在很低浓度下(2—8微克/毫升)就能抑制人的扁平细胞癌(HBT43)细胞系的增生。

鬼子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松野哲也博士(1991—1992年)研究证明,蜂胶中的二萜类对肿瘤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癌症患者在服用蜂胶后,不仅癌细胞可以消失,而且能够减轻化疗、放疗引起的副作用。他还在人的癌细胞培养实验中,加入从蜂胶中分离出的双环二萜类化合物,约7小时后癌细胞开始变化,两三天后癌细胞变性死亡。这些物质对人体子宫癌和淋巴癌细胞液表现出同样的杀伤作用。

山西职工医学院任峻娥和宋爱清(1992年)曾用中国产蜂胶丙二醇溶液对S180肉瘤细胞和EC癌细胞体外细胞培养证明,蜂胶对S180和EC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蜂胶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制剂物。

鬼子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1995年)研究发现,蜂胶原料中所含抗肿瘤含有高达5%,对白血病细胞的抗肿瘤效果极高。

高春义等(2000年)将昆明小鼠移植S180肉瘤,观察蜂胶提取物抑制肿瘤的作用。结果表明,蜂胶提取物的抑瘤率为50.32%,比单用蜂胶提取物及单用环磷酰胺分别提高22.58%和9.03%,并能减轻环磷酰胺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使血液中的细胞维持在正常水平。

蜂胶之所以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蜂胶中含有丰富的抗癌物质

很多研究证实,蜂胶中含有丰富的抗癌含有。Gruberger等(1988年)用培养的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系测试了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人类癌细胞的作用。当CAPE的浓度为10微克/毫升时,完全抑制(3H)胸腺嘧啶核苷整合到乳腺癌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上,咖啡酸苯乙酯对黑色素瘤、结肠癌和肾癌细胞的作用极为明显,而对正常的成纤维细胞作用很弱。由于咖啡酸苯乙酯的细胞抑制作用对转移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所以蜂胶有抑制癌细胞的特性。

2、抑制致癌物或潜在致癌物的产生

英国学者波特是最早(1875年)报道煤焦油会致癌的人。随后不少国家相继报道,煤焦油、润滑油、除草剂、农制剂、亚硝酸盐等1000多种物质对人类有致癌作用。但亚硝胺和黄曲霉素是目前所了解的具有高致癌力的主要致癌物。人们日常食用的腌制食品容易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酸或细菌的作用下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蜂胶中的酚酸类、硒、维生素C及B-胡萝卜素均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生成,蜂胶中的类黄酮可以诱发苯并芘羟化酶,以解除黄曲霉毒素致癌的毒性。

PepeljnjakS等(1982年)发现蜂胶提取物对曲霉素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槲皮素甲基醚和芦丁是肺致癌物苯并芘的抑制剂。

MahranL.G等(1996年)发现,蜂胶水提液对肝细胞损伤有修复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止脂质氧化和调整体内的谷胱甘肽的水平,从而减少肝癌的发生。

3、抗突变、抗氧化作用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鬼子著名医学博士丹羽靳负等用实验证明,体内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是引起细胞癌变的元凶。他们将双氧水涂抹在兔子的耳朵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兔子耳朵便产生了癌变。这主要是因为双氧水不稳定,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在强氧化剂的刺激下发生基因突变,致使正常的体细胞变成了癌细胞。丹羽靳负等还对6万多人进行普查发现,体内抗氧化剂的活力与是否患癌症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吸烟容易患癌症是全世界公认的,可有些人抽烟却不易患癌。如果抽烟的人体内的SOD活力比较低,他因抽烟导致癌变的可能性就大。他们利用抗氧化剂进行癌症阶段,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现代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可以使DNA损伤、交联,从而引发癌变。蜂胶中的SOD及类黄酮是抗自由基和过氧化脂的有效含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自由基的伤害。

4、强化免疫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癌细胞是人体正常细胞异常突变的结果。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免疫功能失调,癌变的细胞逃脱了免疫监视,在体内迅速分裂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健全的免疫功能通过发挥免疫监视的生理功能,可识别和杀伤癌变细胞。由免疫细胞向癌变细胞释放穿孔蛋白和溶细胞素,使癌细胞穿孔失活并被溶解。因此,免疫功能健全的人不一患癌症。最近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癌细胞注射到免疫力较高的小鼠体内,这些小鼠很少发生癌症。而把癌症注射到免疫力低的小鼠体内,或把免疫力高的小鼠事先用X线照射或大剂量皮质素处理,使其免疫力下降或遭到破坏,然后再注入癌细胞,它们就都会长出癌细胞。

研究表明,蜂胶是一种天然的免疫强化剂。蜂胶t提取物能个刺激免疫功能和丙种球蛋白活性,增加抗体生成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机体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具有重要作用,如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特别是NK细胞不需要抗体存在,亦无须抗原致敏,即可杀伤某些种类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因此NK细胞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松野哲也(1994年)列举某工厂长期受化学致癌物影响的人群普遍出现NK细胞活性下降,而其中活性明显下降的5人在5年内被确诊患癌症;还报道1例胃癌手术后患者饮用蜂胶促进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的过程。

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是一类特殊的巨噬细胞,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一起存在肿瘤组织内。新井成之等(1994年)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当蜂胶浓度为0.03—1.0毫克/毫升时,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各种功能,增强脂多糖刺激的吞噬细胞、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干扰素的生成作用,从而起到抗癌作用。

5、抗有细菌病毒引起的癌

生物性致癌在癌症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六届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大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密切关系,即幽门螺杆菌可以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机器毒性产物在萎缩性胃炎形成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的过程中,起到了诱导和促进胃癌产生的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越严重,胃癌发生率越高。研究还表明,丙型肝炎病毒、嗜肝DNA病毒、劳斯肉瘤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等,都可导致癌,而且黄曲霉菌、幽门螺杆菌等也可导致癌。蜂胶是一种天然广谱抗生物质,对许多细菌、真菌、病毒有很强的抑制、杀灭作用,因此对细菌、病毒引起的癌症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6、利用酶的作用抗癌

高龄者患癌多,这与老年人体内含酶少有关。正常细胞碰上癌细胞和病毒,癌细胞就会破坏和攻击正常细胞。癌细胞和病毒化的细胞可自由通过血管,在组织中浮游,一般的只有12小时的生命,长的可达48小时。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借助酶的作用,在细胞被纤维素包裹前抑制它。粘在癌细胞外的物质是纤维素,细胞被癌化前必须依靠酶分解纤维素,这已被动物实验所证实。使用酶时不但不会产生新的癌细胞转移,而且肿块也可消失。

蜂胶含有淀粉酶、组织蛋白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多种酶,在防治疾病,如血栓症、血癌症,尤其是癌症,有突出功效。实践证明,酶可消灭癌细胞,而蜂胶含有多种酶。因此可以抑制癌症。

(八)降血脂

血脂是指血液中脂类的总称,主要是指血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又称中性脂肪)、磷脂和脂肪酸等。

大家知道,人们的血管类似自来水管子,如果谁的杂质多了就会变成粥样,凝固在水管上。血脂高的人血管中的血黏度增高而变成粥状血液,血管内的胶原纤维就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促使血管硬化,是血管的内通道变窄,易引起血脑血管疾患。蜂胶对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能明显地防治血管内胶原纤维增加和肝内胆同醇蓄积,可以抗高脂血症。蜂胶还可及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并有效地净化血液,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冠心病科研组和连云港蜂疗研究室协作(1978年),利用雄性青紫兰家兔,以安妥明为阳性对照制剂物,观察蜂胶对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的预防作用发现,蜂胶对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作用较安妥明大。

第34届国际养蜂大会(1995年)上有专家报道,对33名代谢病患者(其中也有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服蜂胶乙醇提取液3次,每次20滴,1个月后,总血清胆固醇从5.3毫摩/升降低到4.2毫摩/升(下降20.4%);而对照组治降低7.4%。蜂胶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2.3%,对照组则保持不变。

吴粹文等(1997年)报道,蜂胶口服液(总黄酮>300毫克/升)具有调节血脂、对抗血脂升高的作用。

苏州医学院朱道程、李景祥等在用3种剂量蜂胶片阶段高脂血症319例的临床疗效总结报告指出:蜂胶阶段高血脂症不论是大(口服蜂胶片2-7克),中(口服蜂胶片1.8克)剂量组,还是小剂量组(口服蜂胶片1.2克)均有疗效。阶段前和阶段后的血脂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值为

(九)抗炎镇痛

蜂胶是很好的抗炎镇痛剂。Mihail等(1984年)通过大白鼠关节炎模型证明了蜂胶浸提液具有抗炎作用。每天用蜂胶浸提液阶段实验性大鼠关节炎,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软组织损害有所降低或好转。

Papay等(1985年)从保加利亚产蜂胶和杨树新芽中分离出的7种含有,具有抗炎抗菌的活性。实验采用0.5%角叉菜胶混悬液0.1毫升注入大鼠后肢以诱发炎性水肿,30分钟前腹腔注射实验用7种组分或经口给予阳性对照制剂物保泰松。造型注射后6小时测定抗炎活性,蜂胶5种组分和杨芽2中组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抗炎活性,炎肿抑制率为23.6%—58%,其中有2种组分超过对照组制剂物保泰松。

峰下哲等(1992年)用蜂胶(2毫升/千克体重)与阿司匹林(0.2可/千克体重)相对照,大鼠口服制剂后1小时,给其后肢皮下注射溶于生理盐水的角叉菜胶、2%甲醛或10%蛋清溶液各1毫升,以诱发炎性水肿。然后每小时测定其验证肿胀的程度。试验证明,蜂胶和阿司匹林对炎症肿胀均有抑制作用,两者抗炎作用相似。峰下哲等还用二甲苯涂抹小鼠耳部使鼠耳肿胀,蜂胶对照组对肿胀抑制率为49%,消炎痛组为45%,蜂胶抗炎作用比消炎痛强。

Ozturk等(1999年)报道,蜂胶与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在防治内毒素诱导葡萄膜炎和关节炎方面具有相同的功效。

蜂胶还有镇痛作用。沈胜利等(1986年)选择雄性小鼠,采用电刺激法进行镇痛实验,证明蜂胶具有镇痛作用,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

峰下哲等(1992年)采用给小鼠腹腔注射0.7%乙酸(0.1毫升/10克体重)引起扭曲反应作为指标,观察蜂胶A组、蜂胶B组、消炎痛组和对照组小鼠的扭曲反应抑制率。结果为蜂胶A组57%,蜂胶B组79%,消炎痛组75%。证明蜂胶经口给予能达到与消炎痛同等程度或更强的镇痛效应。

(十)抗溃疡

蜂胶有很强的抗溃疡作用。Aripov等(1968年)用五氧化二砷15毫克/千克体重和咖啡因25毫克/千克体重(连续8—9天)给大白鼠造成实验性胃溃疡。溃疡形成后分组阶段7天,按每千克体重给蜂胶浸提液1毫升或甲基脲嘧啶75毫克的阶段组,其大白鼠溃疡平均面积相似,均比对照组(给水)的溃疡平均面积小得多,表现出中毒症状轻,体重增加。而对照组却呈现亚急性砷中毒。

呼云之等(1985年)用粒状氢氧化钠点融法将36只金黄地鼠舌背前1/3致实验性溃疡,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B组、C组于实验第3天开始分别涂以5%及40%蜂胶酊,每日1次;从第5天开始至第9天,每日上、下午各涂制剂1次。实验第5、7、9天分别抽签定只,切取A、B、C组各2只之舌溃疡,送活组织检查,从病理组织学观察溃疡愈合和组织修复情况。对照组A未涂制剂,第7—9天溃疡好转,12—14天自行愈合;涂5%蜂胶酊的B组舌溃疡,第3—4天好转,6—7天愈合;涂40%蜂胶酊的C组舌溃疡,第3天即明显好转,4—6天愈合。蜂胶酊能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缩短病程1/2—1/3,且40%蜂胶酊由于5%蜂胶酊。从病理学镜检观察,蜂胶确有消炎、促进组织修复的功效。

张震等(1987年)观察蜂胶对雄性大白鼠用浓乙酸涂抹胃壁制成溃疡后愈合的影响。53只大白鼠中28只实验组喂2%蜂胶乙醇稀释液,每日6毫升,分2次喂饲;25只对照组每日喂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喂饲,于第14天处死,进行溃疡转归、测量、计算溃疡面积并切片做病理学观察。结果为蜂胶组不仅溃疡愈合率(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20%),而且溃疡面积缩小、变浅、病理组织学改变也有明显差别。

新井成之(1992年)观察蜂胶粉(用无水麦芽糖赋形)抗大白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效应。试验用大白鼠36只分成6组,一、二喂水或麦芽糖粉为对照组,三、四、五、六组分别给蜂胶粉0.3毫克、0.9毫克、3毫克、9毫克,均在应激处置前10分钟给制剂。结果为三、四、五组溃疡系数比对照一组降低40%;六组溃疡系数比对照一组降低60%,喂水或麦芽糖粉的一、二组溃疡系数无明显差别。证明蜂胶有显著的抗溃疡功效。

(十一)抗疲劳

蜂胶抗疲劳作用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全身性氧耗,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其外部表现即为运动耐力的增强。

黄汉华(1988年)观察蜂胶乙醇浸提液对小鼠疲劳值的影响。按小鼠体重的10%加重于尾端进行游泳实验,供试组按体重给小鼠灌服蜂胶乙醇浸提液0.5毫升/20克体重,每日1次,连续1周;对照组同法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结果为对照组和蜂胶组游泳时间分别为1500+-31秒。从而证明蜂胶有快速消除疲劳的功用,具疲劳阀值增高率为50.7%+-15.1%。

吴粹文等(1997年)通过蜂胶口服液对小鼠负重游泳和爬杆时间的影响,以及对运动时血糖、血乳酸和血清尿索素含量的影响,证明蜂胶口服液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游泳实验用昆明种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4组,按计量设计连续喂养28天,于末次灌胃后30分钟将小鼠放入水中游泳,水深30厘米,水温25℃+-0.5℃,鼠尾跟部负荷5%体重的铅皮。实验证明,蜂胶口服液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蜂胶组有显著的提高。它们的游泳时间分别是对照组为486.5+-199.1秒,0.85毫升/千克体重蜂胶组为518.4+-212.9秒,1.7毫升/千克体重蜂胶组为1378.5+-344.2秒,5毫升/千克体重蜂胶组为826.5+-465.3秒。他们以同样的方法用蜂胶口服液按设计好的剂量喂养小鼠(每组10只)28天,于末次灌胃后30分钟将小鼠进行爬杆实验。结果为蜂胶口服液有明显延长小鼠爬杆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有显著的差异。它们的爬行时间分别是对照组为208.2+-115.7秒,0.85毫升/千克体重蜂胶组为216.9+-136秒,5毫升/千克体重蜂胶组为365.6+-190.6秒。他们还做了蜂胶口服液对小鼠运动时血糖血乳酸、血清尿素氮的影响测定。结果为蜂胶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小鼠运动时的血乳酸和血清尿素氮含量,增加血糖量,蜂胶能有效延长小鼠的有氧呼吸时间,从而具有抗疲劳作用。

(十二)促进组织再生

蜂胶成功地用于创伤阶段历史悠久,蜂胶对组织再生有促进作用。赛靳等报道,蜂胶乙醇提取物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肾细胞生长,在他们体外培养的细胞中,一半作对照,培养24小时后,对照组和加蜂胶组每1万个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总数分别为346和721,两者之间相差1倍多。

Zalesky(1965年)在家犬颈部用套管制切皮片,形成直径约2厘米的创伤3处,分别给予每日1次涂用4%蜂胶乙醇溶液、96%纯乙醇和不做任何处理,用蜂胶处理第二天的创面即显示阶段效果,4—5天创面明显缩小,6—9天痊愈;而涂用乙醇和未做处理的创面愈合很慢,蜂胶有效创伤时这两种创面直径尚大于1厘米。

Sutta等(1972年)给12头绵羊在前部腰椎两侧造成对称的24处皮肤创伤,创伤面积4厘米*4厘米,用蜂胶酊阶段创伤伤面收口比青霉素磺胺复方粉剂和新霉素杆菌肽粉剂快,上皮形成过程最好,到42天,蜂胶组12个创面有11个已愈合,青霉素磺胺复方粉剂组6个创面有4个愈合。他们同时指出,蜂胶促进创面上皮形成的显著效应同样在人体、马、犬、牛的创伤阶段中得到证实。

郑义诚等(1980年)用牙科电机砂轮在兔耳造成4个相似的皮肤损伤,随后在两处创面涂用蜂胶乙醇乙醚提取物,另两处作对照,伤后1天,6天分别切取兔耳伤处全层(包括软骨及对侧皮肤)做组织学检查。伤后1天涂制剂与对照处皮肤均见表皮坏死脱落。浅表溃疡形成和炎症,涂制剂者渗出少,炎性细胞浸润稍轻;伤再6天涂制剂处表皮已愈合,毛根长出,真皮少量淋巴细胞、嗜中性细胞浸润。对照处皮肤溃疡下方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大量嗜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仅溃疡边缘见少量薄层上皮细胞生长。可见蜂胶有助炎症消退,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生长。

最近,土耳其报道了蜂胶提取物对啮齿动物眼部伤口和炎症的疗效研究。蜂胶水提取物能促进眼角膜伤口愈合并能抑制非良性血管的形成。

(十三)保肝

蜂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Kaminski等(1977年)用检查肝脏酶活性的方法证实,蜂胶乙醇浸提液给大鼠进行静脉注射,具有激活辅酶二和葡萄糖-6-磷酸酯酶、琥珀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及酸性磷脂酶作用。

Gonzalez等(1994年)对四氯化碳引起急性肝损伤大鼠和扑热息痛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发现蜂胶乙醇提取物有保肝作用。

蜂胶提取物可保护肝细胞免受、四氯化碳、半乳糖胺、丙烯基乙醇等毒素物质的损伤,尤其是蜂胶水提取物中的二咖啡醇喹尼酸具有很强的保肝作用。

(十四)局部麻醉

蜂胶局部用于口腔科、五官科疾病和人体创伤能迅速止痛,蜂胶有局部麻醉作用。前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就使用蜂胶乙醇溶液作为口腔科的麻醉剂。

普罗科波维奇等(1956—1957年)指出,蜂胶水提取液是良好的局部麻醉剂,可用于眼科。其浸润作用相当于普鲁卡因,而效果比可卡因好。4%蜂胶乙醇提取液加水稀释到0.25%,可使兔子眼角膜完全麻醉,作用时间达1小时,其麻醉力是可卡因的3倍,普鲁卡因的52倍。将0.03%蜂胶乙醇提取液加到0.25%普拉卡因中,可使普鲁卡因的麻醉力增加14倍。用蛙做传导麻醉实验,1%蜂胶溶液的效应是普鲁卡因的4倍。

郑义诚等(1980年)用眼角膜眨眼发射观察蜂胶表明麻醉特性。蜂胶乙醇乙醚浸液滴入兔眼,开始对角膜有刺激性,产生闭眼和充血反应,稍后睁眼50分钟内角膜眨眼反射消失,55分钟开始恢复眨眼反射,其表面麻醉作用大于1%的利多卡因;蜂胶乙醇水溶液滴入兔眼。仅5分钟内减少眨眼反射次数,其表面麻醉效应低于1%的利多卡因。

沈胜利等(1986年)采用豚鼠皮内立疹法进行浸润麻醉试验,兔角膜法进行表面麻醉实验证明,蜂胶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并能维持一定时间。0.25%蜂胶酊的麻醉作用略低于1%普拉卡因,但蜂胶浓度高于0.25%时,其麻醉作用并不递增。

王南舟等(1991年)以蟾蜍离体神经法实验证明,蜂胶丙二醇浸提液能迅速有效地阻断兴奋冲动的传导,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并且有比乙醇浸提液的局部刺激作用较小的优点。

北京有位外科大夫,把缝合伤口的线浸泡在蜂胶乙醇溶液中,在动手术时买进用这种线缝合伤口,不仅可以减少疼痛,而且溃疡加快伤口愈合,且不易感染。

(十五)美容

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都渴望容颜漂亮。要达到体健貌美,需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机体的内在因素。中医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出秀外必先养内的理论,明确指出了健全的组织器官与养颜美容的辩证关系。这个理论也是养颜美容之根本。

实践表明,蜂胶是天然美容品,既可食用又可外用。食用蜂胶能全面调节机体功能,修复器官组织的病变损伤,促进组织再生,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在全面改善体质的基础上,防止皮肤病变,分解色斑,减少皱纹,消除粉刺、皮炎、湿疹,使肌肤呈现自然美并细腻光洁、富有弹性。蜂胶外用,可营养滋润皮肤,并有很强的杀菌、消炎、止痒、防冻、防裂、抗感染等功效。蜂胶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含有,将蜂胶用于化妆品中,被皮肤吸收以后,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维护皮肤健康。此外,蜂胶还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俄罗斯高尔基皮肤性病研究所用蜂胶阶段斑秃型脱发500例,总有效率达82%。蜂胶对阶段青年人面部粉刺、瘢痕有奇特效果,下面的实例就是有力的证明。

23岁的出纳员雷小姐,本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可自高中起,脸上却长了不少难看的粉刺,朋友介绍过各种阶段方法,什么制剂物肥皂、粉刺面霜等,可粉刺两年都没消退。到医院用抗病毒制剂阶段,也没有什么效果。当时觉得前途悲观。后来一位好友告诉她:体内有毒素,应该喝一些蜂胶,把体内的毒素拍出来,没准就行!饱受痛苦的她,决心试一周看看再说。于是每天早、中、晚吃饭前,服15滴蜂胶液,同时每天洗脸时,用加有10滴蜂胶的温水洗1次,就这样过了3天,脸上的粉刺已经明显减少;1周后,肤色大有好转,就开始使用面霜,但每次使用都要加入2滴蜂胶液,混匀后再抹。过了1个月,原来满是粉刺的脸,变成了润泽的肌肤,粉刺彻底有效。

26岁的公司职员郑小姐,1年前面部皮肤因皮炎留下难看的瘢痕,给快乐的生活罩上一层阴影,后经朋友介绍,,开始使用蜂胶化妆品。每天早晨,在涂抹护肤霜时都要加入2滴蜂胶液,混合后抹在脸上。结果脸上的瘢痕很快消失了,她又像往常一样无忧无虑地抛头露面了。

(十六)帮助戒烟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同时还损害他人的健康,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嗜烟者却无法摆脱对烟的依赖,戒烟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人们一直在研究戒烟的方法,很多嗜烟者也做过许多戒烟的尝试,却收效甚微。长期从事蜂胶研究的王振山显示在实验中偶然发现蜂胶能帮助戒烟,随后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无喉者康复研究会组织北京卫戍区医院、北京建工医院、武警总医院等单位耳鼻喉科医师,在北京同仁医院李春福教授指导下,用北京某蜂胶厂配制的蜂胶蜜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是每次口服10克,每日3次,2周为1个阶段。在500例中,服蜂胶蜜2周完全戒烟者189人,占服制剂总数的37.8%;有效(每日吸烟减少5支以上者)261人,占52.2%;无效50人,占10%;总有效率90%。蜂胶的戒烟效果很好,并且无任何不适感。蜂胶能帮助戒烟的原因主要为:

一是,蜂胶中含有松属素、松球素和咖啡酸酯等含有,它们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吸烟者服用蜂胶后,这些含有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和舌部味蕾,从而改变了烟的味道,失去了平时吸烟的舒适感。

二是,蜂胶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学员的携氧能力,从而增加了心脏与大脑的供氧量,减少吸烟者对烟草的依赖性,同时蜂胶还能净化血液,中和与分解吸入人体内的有害含有。

三是,蜂胶能调节因吸烟而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者的吸烟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香烟形成了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由于香烟的反复刺激而产生的,在该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了改变,自律效应增强,减弱了条件反射激发的吸烟欲望。

(十七)蜂胶是安全无毒的保健品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对北京蜂胶内服进行了安全性检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LD50>1500毫克/千克)、亚急性毒性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90天喂养(1500毫克/千克)及繁殖,传统致畸(5000毫克/千克)实验均未见毒性反应。北京蜂胶属于无毒物质,食用规定剂量是安全的。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对北京蜂胶外用进行安全性检验,家兔皮肤多次刺激试验,未见刺激性反应;皮肤变态反应实验未见异常表现。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未见多倍体增加,在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中,符合国家标准。蜂胶属于无毒物质,外用是安全的。

应该指出的是,蜂胶的提取方法目前仍没有标准化,因而对蜂胶的毒性研究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毒性实验中,对实验动物以每日每千克体重200—5000毫克大剂量处理,没有引起死亡,因而其毒性是很低的。但考虑到缺乏长期毒性研究,人类的安全剂量应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4毫克,每日约7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