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蜂技术 > 蜜蜂授粉 > 熊蜂授粉

养蜂技术正文

熊蜂的人工饲养与授粉应用技术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1-09-17 23:29:21熊蜂授粉6362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工饲养熊蜂的饲养室、饲养箱、交配箱等饲养设备和一般饲养管理技术,论述了人工饲养熊蜂中根据需要调控熊蜂的滞育期和休眠期、控制交配、以及熊蜂蜂王贮存等特殊饲养技术,介绍了授粉期间熊蜂蜂群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所需授粉熊蜂数量估算方法等应用熊蜂授粉技术。

关键词:熊蜂,饲养,授粉,滞育期,休眠期

在自然界,大多数地区熊蜂都是1年1代,极个别的区域有1年2代的情况。熊蜂群的消亡规律,通常是单只蜂王休眠越冬,第2年春季筑巢产卵繁殖,在夏秋蜂群发展到高峰期时产生雄蜂和新蜂王,新王交配后不断的取食花蜜和花粉,待体内的脂肪体积累充分时,再另居它处以休眠的方式越冬,而原蜂群在秋末冬初时自然消亡。这说明,在自然界,熊蜂的授粉应用主要在夏秋季,而对于冬季和早春的温室蔬菜授粉则需要通过人工创造条件改变熊蜂蜂群的生活才能满足要求。

1熊蜂的一般饲养技术

熊蜂的人工饲养大都在室内进行,通过给熊蜂提供人工熊蜂巢穴—熊蜂蜂箱和人工饲料—花蜜、花粉和水等,使熊蜂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繁殖。

1.1熊蜂饲养室

野生熊蜂通常穴居于干燥、安静,避光性较好的场所。熊蜂的性情较温驯,但对周围的响动情况反映敏锐,并易受惊吓。所以,要求饲养熊蜂的房舍要建造在地势高燥,并且远离交通要道的僻静处;室内要通风良好,但要避光,能保持黑暗;饲养室要能防鼠,饲养架要能防振动;饲养室要装配控制精度较高的自动控温控湿设备,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室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5-30℃,湿度控制在50%左右。

1.2熊蜂饲养用具

熊蜂饲养用具主要是饲养箱和交配箱。1.2.1饲养箱通常由巢箱和取食箱组成。巢箱与取食箱之间用1根短管连通。巢箱供熊蜂筑巢,取食箱放置蜂蜜和花粉供熊蜂取食。饲养箱一般采用木材或其它隔热良好的材料制作,但不应用胶合板制作(熊蜂接触不好、易坏,不好消毒)。

箱体的形状有立方体形和圆柱形的2种。PlowrightRC等人(1966)采用的饲养箱,巢箱内围大小为75×75×50mm,取食箱内围大小为175×125×100mm,并采用玻璃或有机玻璃制作箱盖,以便观察箱内熊蜂生活情况。

最近,Internet相关网站(http://member.aol.com)介绍了2种熊蜂饲养箱,它们即可用于室内饲养熊蜂,又可在熊蜂成群后连箱带蜂置于室外饲养或授粉,现将它们分别介绍于下。

1.2.1.1饲养箱Ⅰ

巢箱和取食箱分别由直径为150mm,长约150mm的塑料管,采用硅酮胶粘固在木底板上制成(图1),2箱之间有1条采用不刨光的木板制的“通道”,其内有1条外径为25mm的塑料短管连通巢箱和取食箱,熊蜂经此管道进出巢箱或取食箱;巢箱和取食箱各自朝外向侧壁上部钻有一些小孔,并附有纱网,以作通气窗;取食箱前向下部有1条直径15mm管道,经2箱间的“通道”引向并开口于“通道”前向,以在熊蜂成群后连箱带蜂置于室外饲养或授粉时作熊蜂进出饲养的巢门。这种饲养箱的巢箱和取食箱分别配有有机玻璃内盖,并共用1个木制防雨箱盖。

熊蜂的人工饲养与授粉应用技术

图1熊蜂饲养箱Ⅰ构造

1.箱盖2.取食箱内盖3.取食箱4.通道5.底板6.巢门7.巢箱与取食箱连通管8.巢箱9.通气窗10.巢箱内盖

熊蜂的人工饲养与授粉应用技术

图2熊蜂饲养箱Ⅱ构造

1.箱盖2.巢箱内盖3.通气窗4.巢箱5.箱体6.巢门7.巢门通道8.取食箱9.箱间连通管10.内置通道11.闸板12.取食箱内盖

1.2.1.2饲养箱Ⅱ

采用木板制成。箱体为联体箱,巢箱和取食箱由50mm宽,100mm高的内置通道和闸板纵向隔离而成(图2)。内置通道采用不刨光的木板制成,以便熊蜂爬附。内置通道内部有1条外径为25mm的箱间连通管,熊蜂经此管道进出巢箱或取食箱。箱体的两侧壁上部设计有通气窗。取食箱前向下部有1条直径30mm的巢门通道,引向并开口于箱体的前壁,以在熊蜂成群后连箱带蜂置于室外饲养或授粉时作熊蜂进出饲养的巢门。巢门口上有便于熊蜂认巢的图形和颜色(熊蜂喜爱的黄色或淡紫色)标记。这种饲养箱的巢箱和取食箱分别配有有机玻璃内盖,并共用1个木制防雨箱盖。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在饲养熊蜂时,在熊蜂繁殖的早期阶段,采用较小的单箱体饲养以加强保温,熊蜂筑巢和取食均在单箱内进行。至第1批熊蜂工蜂出房后,换上双箱体饲养箱,即让熊蜂在巢箱中筑巢,在取食箱中取食。

1.2.2交配箱

人工饲养状态下,提供给熊蜂交配的交配笼的大小因蜂种不同变化较大。PlowrightRC等人(1966)室内饲养熊蜂研究认为,对于B.rufocinstus采用24×12×12m的交配笼较为合适,而B.rufocintus则在小容器,甚至可以在暴露于光亮下的巢箱中完成交配。

1.3熊蜂饲养管理

春季熊蜂开始繁殖时,先在饲养箱的巢箱内底部铺放1张大小与箱内宽和长相仿的衬纸,然后在箱中放适量的消毒过的棉花供熊蜂作巢时保温。衬纸的用处是吸熊蜂的粪便和便利于清理箱内卫生。接着把经催醒的休眠熊蜂王移入饲养箱内,并在箱内安放1个2槽的饲喂器,其中1个槽装稀糖浆或稀蜂蜜,另1个槽装花粉喂饲,给熊蜂王提供充足的饲料诱导蜂王筑巢产卵繁殖。

熊蜂的饲料以花粉和蜂蜜为主。花粉饲料饲喂时,通常要将花粉制成花粉团喂给。花粉团应采用新鲜花粉,研碎后加入稀蜜水(按重量比,蜜与水的比例为1.4∶1)揉成小团制成。制作的花粉团其干湿度要适当,使之既不太硬又不过软。蜂蜜饲料饲喂时,采用成熟的新蜂蜜按重量比1.4∶1(蜜∶水)的比例稀释,糖浆供给。

蜂王移入饲养箱后,其开始产卵的时间(天数)因蜂种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地,蜂王安置在箱中后2-3d就会开始筑巢准备产卵繁殖或开始产卵。所以,蜂王置于箱内后的头3d不要去惊扰它,让它安定下来筑巢繁殖。冬眠过后的蜂王取食花粉后,体质恢复,卵巢迅速发育。蜂王是否准备产卵可以从以下的迹象判断:

①箱内出现较多含有花粉的粪便。说明蜂王已开始取食,并即将筑巢产卵繁殖。

②棉花上出现巢穴。说明蜂王已开始着手筑巢。这时应注意,不要触动棉花,以免惊动蜂王(图3)。

熊蜂的人工饲养与授粉应用技术

图3棉花上出现巢穴

③花粉团上出现积蜡。有的熊蜂种的巢室是通过在花粉团上涂蜡形成的,所以这时不要触动或更换它,饲喂时只要将新加入的花粉团置于带蜡花粉团的周围即可。

④开始筑造蜜室。有些熊蜂,如B.nevadensis,通常在产卵前先造蜜室,然后再造巢室(图4)。

熊蜂的人工饲养与授粉应用技术

图4开始筑造蜜室

⑤把蜂蜜寄放在巢穴洞口的棉花上。熊蜂蜂王为了在保温孵卵时取食方便,常常会把蜂蜜寄放在巢穴口的棉花上(图5)。蜂群发展的早期,常常也会持续出现这种现象。

如果到第3d,未有迹象表明蜂王即将产卵时,就要更换供蜂王筑巢时用于保温的棉花,并加入新的花粉饲料。如此,直至蜂王产卵。

熊蜂的人工饲养与授粉应用技术

图5蜂蜜寄放在巢口棉花上

蜂王产卵后,应每隔24h更换花粉饲料1次,并适当增加花粉的饲喂量,直至第1批工蜂出房。

蜂王开始筑巢后,应隔天1次,在巢的附近适量放置一些微小的花粉团饲喂。饲喂的花粉的量不宜过多,否则易使蜂群过早培育行蜂王和雄蜂,导致培育的蜂群达不到最大群势。花粉饲喂量要掌握在饲喂的花粉不超过其新筑巢团体积的1/3-1/4为度。幼虫孵化时,应将原来食剩的花粉取出,换上新鲜花粉。

由于新出房的工蜂参与哺育下一批幼虫,其取食量增加,这时应每天定时饲喂花粉,并酌情增加饲喂量。这个阶段花粉的饲喂量,一般应掌握在巢内不积累,幼虫又不挨饿,或巢内略有积累的程度。这时饲喂的花粉团可以成直径约10mm,长约5mm的较大花粉团,并置于熊蜂取食箱让工蜂自行取食。

在熊蜂的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工作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根据蜂王产卵和蜂群发展适当饲喂,并做好蜂群发展情况记录。如发现拖卵或幼虫巢室长时间不封盖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②每天喂饲时顺便观察蜂群剩食和粪便的情况。由于每天都是定时定量投喂,所以从剩食的量可以初步判断熊蜂的食欲和饲料的品质。而熊蜂粪便的形状和颜色则可判断健康状况。正常的熊蜂粪便呈淡黄色并伴有水分,如粪便发暗或多日不排便,是患病的症状,应及时治疗。

③注意时察看蜂群的群势,一般蜂群发展的虫口达80只时就可提供授粉。

④饲养过程中要保持饲养室安静和避免振动,开箱操作要轻,避免惊动蜂群。

⑤每天定时记录室内温度和湿度情况,确保室内的温湿度准确控制在所需控制范围。

⑥做好饲养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理饲养箱和用高压锅消毒饲喂器,并每天更换饲喂器。每年应对饲养箱进行消毒灭菌,并除去污物。

在饲养熊蜂时,有的一开始饲养就采用巢箱相对较大的饲养箱(包括1个巢箱和1个取食箱),有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为了提高蜂巢的保温效果,开繁在开始时采用单个巢箱作饲养箱饲养,到第1批工蜂出房后换上相对较大的巢箱,并配齐取食箱饲养。当采用较小巢箱饲养时,到第1批工蜂羽化出房后,应及时将小巢箱的熊蜂巢和熊蜂一并移入较大巢箱中饲养。体积较大的巢箱为熊蜂群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得蜂群能充分繁殖,发展到最大群势。

2熊蜂的特殊饲养技术

2.1缩短蜂王滞育期和休眠期促进繁殖

在自然状态下,交配后的熊蜂蜂王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滞育,然后再经过较长时间休眠越冬,到第2年春季才可筑巢产卵繁殖,因此,通常1年繁育1代。而在商品化熊蜂的人工饲养生产情况下,通常要采取特殊的饲养技术措施,缩短熊蜂蜂王的滞育和休眠时间,使熊蜂能1年繁育多代,周年繁育,以提高饲养效率和满足授粉的需要。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采用麻醉剂或激素等处理打破蜂王的滞育期,并使其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休眼期体内所需经历的生理变化的特殊技术,实现熊蜂1年繁育多代周年繁育的目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通过打破蜂王滞育期和缩短休眠期的技术,成功地使饲养的B.lucorum和B.terrestris蜂王在15d内开始产卵。

2.2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加速蜂群发展

熊蜂的饲养环境,尤其是饲养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是影响蜂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熊蜂的发育日期不像蜜蜂的那么严格,它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环境下,从诱导产卵到成群大概需要50d左右的时间,而在另一环境下,则可能需要100多天,所以,选择和严格控制适宜的饲养环境对工厂化熊蜂群的生产极为重要。据研究显示,蜂群发展前期,发育较慢,在试验环境下,从产第1批卵到第1批工蜂出房,大概需要21d左右。后期发育逐渐加快,从第1批工蜂出房到成群(60多只)只需25d左右。所以,在试验环境下,从采用缩短蜂王滞育期和休眠期技术诱导熊蜂产卵到成群大概需要50d左右的时间。在蜂群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产卵的蜂王都可以发育成群。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998、2000)的研究显示,饲养的明亮熊蜂蜂王258只,成群119群,成群率46.12%;B.terrestris蜂王59只,产卵53只,产卵率89.83%,成群32群,成群率54.24%。在人工饲养熊蜂过程中,将饲养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严格控制在熊蜂发育最适范围,使熊蜂在最佳的环境中发育成长,可加速熊蜂的繁殖,有利于提高熊蜂的成群率。

2.3人工控制交配,提高处女王交配成功率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期时出现雄蜂和蜂王,大多数的蜂群先出现雄蜂,后出现蜂王;也有的蜂群先出现蜂王,后出现雄蜂;个别的蜂群只出现雄蜂或蜂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采用交配笼,将来自不同群的性成熟的处女王和雄蜂,按一定的性别比例放入交配笼,让熊蜂处女王与雄蜂及时、充分交配,可大幅度提高处女王交配的成功率和蜂王的产卵率量。PlowrightRC等人(1966)室内饲养B.rufocinstus熊蜂研究认为,1只熊蜂王至少要有1只雄熊蜂与之交配。另据观察,蜂王和雄蜂都可以多次交配,交配时间大多为30min左右,最长的可达2h之久。

2.4蜂王的贮存技术

高效贮存蜂王是于工厂化生产熊蜂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在熊蜂生产中,熊蜂开始繁育的时间通常要根据温室作物授粉需要来决定。由于在一定条件下,人工饲养的明亮熊蜂和B.terrestris熊蜂繁育成群的时间约需50d左右,即应在作物授粉需要前50d开始繁育,50多天后刚好成群,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熊蜂的授粉潜力。所以,在人工饲养熊蜂时,常常要将经缩短滞育期和休眠期处理后,但不立即投入繁殖的蜂王储备起来备用。

影响蜂王贮存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不同蜂种和不同贮存时间对贮存的温度要求有较大差异。PlowrightRC等人(1966)室内贮存B.rufocinstus时采用的温度为5℃,而贮存B.nevadensis,B.rufocinclus,B.boredalis,B.fervidus,B.terricola,B.perplexus,B.ternaries,B.vagans时采用的温度为1℃。对于贮存时间不超过24h的,PlowrightRC等人(1966)在室温下用1个大小为1-2×0.6×0.6m,带有食料的笼子贮存。贮存蜂王时的湿度,一般随室内湿度而就。

2.5激活贮存蜂王的技术

贮存的蜂王,尤其是经过长时间贮存的蜂王,其体内的脂肪体消耗较多,不宜直接用于繁育,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活,待体内的营养积累充分、卵巢管发育完全时再进行繁育。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长短,主要通过温度和饲料供给量来调节。激活后的蜂王,又要进行如上所述的周期饲养。

3熊蜂授粉应用

3.1授粉熊蜂管理

授粉熊蜂群一般应在授粉作物开花前进入场地,但较理想的进场时间是在授粉作物开花达5%时进入。

用于授粉熊蜂群运输时,常常将它们数箱绑成1组搬运,每组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以便于搬运。

蜂群在授粉场地的排列,通常每4-6箱(群)为1组排放。排放时,蜂箱要架高离地面至少180mm,并要避免排放在蚁巢附近和道路旁(图6)。

对于群势较强在授粉熊蜂群,一般可以重复利用。当在大田重复利用授粉时,至少要将蜂群搬到2km以外的场地授粉,以免回蜂。

熊蜂群在授粉期间一般无需供水。

熊蜂的人工饲养与授粉应用技术

图6授粉熊蜂排放在架子

3.2授粉蜂数估算

美国缅因州在利用熊蜂(B.impatiens)为大田栽种的越橘(blueberry)授粉时,提出了一种估算授粉熊蜂数量是否满足授粉要求的方法。其估算的方法是:在越橘盛花前,均衡地将用熊蜂授粉的区域分成10个小区,上并用木桩或小旗标记。在3个不同的日子,观察每个小区熊蜂出现的次数。每次观察应在有阳光、无风晴天的9∶00~14∶00时进行,且持续观察1min时间。观察时,应小心接近观察区,避免惊扰采集中的熊蜂,且要站在距观察小区30cm处,以免挡住熊蜂大盖飞行路线。每次观察都要记录每个小区熊蜂出现的次数,然后统计平均数。一般地,每英亩(4046.24m2)配备3群熊蜂时,每分钟每平方码(0.836m2)熊蜂的平均数量应为0.1只,这相当于花期中每10个1平方码的面积内,每分钟有1只熊蜂在访花。达到这样的密度的熊蜂数量,对越橘的授粉才是充足的。

下面列举2个例子说明估算方法。

例1

第1d观察:2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1d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2只蜂/10个小区,即为0.2只;

第2d观察:0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2d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0只蜂/10个小区,即为0只;

第3d观察:3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3d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3只蜂/10个小区,即为0.3只;

这样,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

(0.2+0+0.3)/3d=0.16只

例1说明,在利用熊蜂为该区域的越橘授粉时,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量为0.16只,其值大于0.1只,因此用于授粉的熊蜂数量是充足的。

例2

第1d观察:1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1d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1只蜂/10个小区,即为0.1只;

第2d观察:0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2d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0只蜂/10个小区,即为0只;

第3d观察:1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3d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1只蜂/10个小区,即为0.1只;

这样,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

(0.1+0+0.1)/3d=0.06只

例2说明,在利用熊蜂为该区域的越橘授粉时,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量为0.06只,其值小于0.1只,因此用于授粉的熊蜂数量是不足的,需增加熊蜂数量。

由于熊蜂授粉效率比采用蜜蜂或切叶蜂的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利用熊蜂为作物授粉时,花期中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量为0.1只即可满足授粉要求。由于蜜蜂授粉的效率比熊蜂低约10倍,所以采用蜜蜂授粉时,花期中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蜜蜂数量为1.0只才能满足授粉要求。

方文富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

参考文献

马德风等.199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北京:农业出版社,260

方兵兵.1999.熊蜂为温室作物授粉(译).中国养蜂,50(5):32

中国养蜂.1999.熊蜂室内人工繁育技术已被突破.中国养蜂,50(5):封二

安建东等.1999.熊蜂(Bombusspp.)与温室蔬菜授粉.中国养蜂学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安建东等.2001.熊蜂(Bombusspp.)的授粉特性及其人工饲养.中国养蜂,52(3):25-27

陈盛禄主编.2001.中国养蜂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541-582

吴杰等.2001.熊蜂生物学与为温室作物授粉应用.第二届海峡两岸蜜蜂生物学研讨会专辑,166-170

梁诗魁等.1999.熊蜂的生物学观察及其室内繁育.中国养蜂,50(5):17-18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彭文君,安建东,梁诗魁.1999.熊蜂生物学特性及授粉机理.中国养蜂,50(6):27

彭文君,安建东,吴杰,梁诗魁.1999.熊蜂人工饲养初报.中国养蜂学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