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蜂是我国养殖最为普遍的蜂种,尤其是在山区极为常见,但要养好中蜂就必须要培育好蜂王,蜂王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群的生产效益,因此学会育王是养蜂人必备的基础技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养中蜂最简单的...
浏览量:791 次更新时间:2019/4/30 15:09:23
-
1、务必保温防寒:春季尤其是早春气温普遍较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而蜜蜂繁殖又要求必须有适宜且相对稳定的温度,因此春季想要蜜蜂快速繁殖就必须做好保温工作,否则蜂群可能受冻甚至因子脾大量被冻死而越来越衰弱...
浏览量:791 次更新时间:2020/4/22 10:32:12
-
1、工蜂的体型比蜂王和雄蜂小,体长、体色及被毛等因蜂种不同而不同,头略呈三角形,腹部圆锥形,背面黄褐色且1~4节有黑色环节,腹下有4对能分泌蜡质的蜡板,尾部尖端有连着毒腺的鳌针。
2、工蜂口器发达...
浏览量:791 次更新时间:2018/7/29 8:30:42
-
1、分隔蜂箱:中蜂合群前先要用隔王板分隔蜂箱,具体做法在竖式隔王板上糊一层报纸并钻些小孔,然后将蜂箱从中间用隔王板隔成两个区域,最后将蜂和巢脾都转移到靠巢门一侧。
2、合并蜂群:中蜂合群时先将被并...
浏览量:791 次更新时间:2019/7/7 15:07:20
-
秋繁是意蜂养殖最为重要的一环,不但直接关系着蜂群能否安全越冬,而且还影响着第二年的养蜂效益,因此在养蜂生产中实际上是将秋季作为全年养蜂的开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意蜂什么时候开始秋繁吧!一、秋繁时间...
浏览量:790 次更新时间:2019/6/15 15:32:51
-
养蜂是指养殖蜜蜂以获取蜂产品的事业,很多人都知道养蜜蜂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养蜂技术都是围绕蜜蜂的习性开展的,因此搞清楚蜜蜂的生活习性是养好蜜蜂的基本前提!
一、蜂群由三型蜂构成
...
浏览量:790 次更新时间:2018/8/5 13:10:25
-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酿制而成的,在意蜂引入我国之前国内基本只有土蜂蜜,但意蜂引入后我国蜂蜜的种类也丰富起来,如今国内市场上的蜂蜜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下面小编就简单的科普一下蜂蜜的种类有哪些吧!
...
浏览量:789 次更新时间:2019/8/10 8:23:52
-
分蜂热是指蜂群在发生自然分蜂之前的一系列行为,在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工蜂呈“怠工”状态,比如减少采集、造脾和育虫等,而且此时工蜂会限制蜂王产卵,因此蜂群分蜂热对养蜂是极为不利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养蜂...
浏览量:789 次更新时间:2018/11/5 17:51:53
-
1、喷烟解围法:喷烟解围法是指向蜂团吹喷烟雾以解救蜂王,具体做法是向蜂团喷烟雾迫使围王工蜂飞散,但喷的烟雾不宜过热或过浓,否则蜂王可能受伤甚至被熏死。
2、移标解围法:移标解围法是指转移工蜂注意力...
浏览量:789 次更新时间:2020/3/11 12:04:26
-
1、原理:工蜂和蜂王实际上都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其中蜂王从幼虫期开始便一直以蜂王浆为食,而工蜂幼虫吃三天蜂王浆后就改吃花粉和花蜜,若工蜂从幼虫期便一直吃蜂王浆也能发育成蜂王。
2、操作:蜜蜂...
浏览量:789 次更新时间:2019/6/19 17:18:20
-
1、工蜂产卵和蜂王产卵有明显的区别,其中蜂王产卵谨而有序且每个巢房中只有一粒卵,而工蜂产的卵则杂乱无章甚至一个巢房中可出现数枚卵,因此只需观察巢房中卵的情况即可判断出是不是工蜂产卵。
2、工蜂是生...
浏览量:789 次更新时间:2018/12/22 16:32:52
-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于我国独有蜜蜂品种,在我国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等地均有分布,非常适合山区定点饲养,目前我国饲养量200多万群,约占全国蜂群总数的1 3左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样才...
浏览量:788 次更新时间:2019/2/1 18:29:19
-
人工育王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蜂王,也可以定向培育优质蜂王,这对养蜂生产是极为有利的,学会了人工育王技术就可以自己定期培育蜂王,以便今后能定期更换蜂王或扩大蜂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养蜂怎样人工育...
浏览量:788 次更新时间:2019/1/15 9:38:17
-
长白山中蜂是在长白山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别称野山蜜蜂、东北中蜂等,其特点是工蜂前翅外横脉中段常有一小突起,肘脉指数高于其他中华蜜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长白山中蜂哪...
浏览量:788 次更新时间:2020/7/1 11:13:40
-
强群是养蜂获得高产的必要前提,同时强群也是蜜蜂适应自然的基础,也就是说强群不但养殖效益要高得多,而且在蜂群管理上也要省心得多,因此快速将蜂群养成强群是养蜂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蜜...
浏览量:787 次更新时间:2019/5/31 9: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