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因分蜂方式不同而不同,其中自然分蜂一箱蜂一年能分2~8箱左右,而人工分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养蜂技术和自然条件,例如自然条件适宜时一框蜂加一只蜂王或王台就能组成一个新蜂群,也就是...
浏览量:879 次更新时间:2020/6/30 13:05:12
-
新疆黑蜂是能完美适应我国新疆气候和蜜源特点的地方性优良蜂种,蜂王的产卵力较强,工蜂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能维持大群且耐寒、抗病、抗逆力强,所产蜂蜜比较珍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新疆黑蜂有什么特点吧!
...
浏览量:878 次更新时间:2019/3/25 11:02:50
-
雄蜂是蜂群中唯一的雄性蜜蜂(蜂王和工蜂都是雌蜂),蜂群大量培育雄蜂其实是即将发生分蜂的征兆,因此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从雄蜂大致判断出分蜂时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雄蜂试飞后多久发生分蜂吧!
一、有雄...
浏览量:878 次更新时间:2019/10/15 9:16:17
-
蜂巢蜜是蜜蜂完全酿制成熟的封盖蜜脾,主要成分是蜂蜡和蜂蜜,尚含少量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等几乎所有的蜂产品,事实上蜂巢蜜也是比普通蜂蜜更高级的营养品,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蜂巢蜜可不可以直接吃吧!
一、食用...
浏览量:878 次更新时间:2019/12/26 20:22:26
-
蜂巢是蜜蜂生存和繁衍的家园,整个蜂巢由数列或十数列相对平行的巢脾构成,巢脾则由一系列紧密相连的六边形巢房构成,而巢房则是蜜蜂储存食物和哺育幼虫的场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蜡和蜂巢的区别吧!
一、...
浏览量:877 次更新时间:2018/9/27 14:32:41
-
蜂王是蜂群中最核心且最不可或缺的成员,在蜂群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产卵来补充新蜂,并能通过分泌蜂王信息素来维持蜂群秩序,若蜂群失王且不能急造王台最终将会灭亡,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蜂群失王后多久会灭亡吧!
一、...
浏览量:877 次更新时间:2019/10/1 19:19:11
-
1、直接介王:蜂群失王后可直接介入一只新蜂王,具体操作是给新蜂王和蜂群都喷洒些蜂蜜水或白酒,然后便可将新蜂王直接放入蜂群中,优点是极为操作比较简单且快捷,而缺点则是易发生工蜂围王的情况。
2、间接...
浏览量:876 次更新时间:2020/7/8 14:49:40
-
1、囚王笼的价格因材质不同而不同,例如塑料制成的囚王笼一般在6~10元一个,而竹制的囚王笼则基本都在12~15元一个,另外必须严格根据蜂种选择对应的囚王笼,原因是中蜂囚王笼和意蜂囚王笼的隔栅宽度不...
浏览量:876 次更新时间:2020/4/29 19:10:45
-
1、工蜂进出蜂巢繁忙,归巢时腹部饱满、沉重,夜晚扇风声较大,表明蜜源丰富且蜂群酿蜜积极性高。
2、工蜂出勤少,蜜蜂守卫警觉性强,常有几只蜜蜂在蜂箱周围或巢门口附近窥探,表明即将发生盗蜂。
3、工蜂...
浏览量:876 次更新时间:2019/6/12 11:11:15
-
蜜蜂“朝王”是在养蜂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多在在外界气候良好的下午1~4点发生,很多人认为蜜蜂“朝王”是蜂群在“朝见”蜂王,其实肯定不是这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朝王的目的是什么吧!
一...
浏览量:875 次更新时间:2020/5/7 11:20:12
-
工蜂是蜂群中数量最为庞大的类群,其数量几乎可占总蜂量的95%以上,而蜂王一般有且只有一只(双王群因人工干涉而有两只蜂王),在养蜂生产中意外失王是常有的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蜂群失王后一看工蜂会不会变成...
浏览量:875 次更新时间:2020/4/24 14:35:31
-
胡蜂是蜜蜂的重要敌害,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区养蜂,外勤蜂常遭受胡蜂为害,受胡蜂为害严重的蜂群弃巢飞逃,其中为害蜜蜂的主要有大胡蜂、小胡蜂、蜂狼,金环胡蜂、墨胸胡蜂和黄蜂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华蜜...
浏览量:875 次更新时间:2019/9/7 10:11:15
-
围王是养蜂生产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给失王群介王时最为常见,若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蜂王受伤甚至被围死,很多人尤其是新手可能不知道蜜蜂为什么会围王,发生围王后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浏览量:874 次更新时间:2020/2/26 13:25:49
-
1、有王群中出现其他蜂王时易发生围王现象,原因是在正常蜂群中只永许有1只蜂王,若出现其他蜂王时这只蜂王往往会被工蜂围死,例如新蜂王错投、蜜蜂冲群、双王群中蜂王串箱等情况易发生围王。
2、蜂群失王时...
浏览量:874 次更新时间:2020/6/6 11:29:06
-
蛋群是指工蜂个体数量极少的蜂群,这种蜂群和正常蜂群一样有蜂王,唯一不同的是工蜂数量实在太少了,若不人工干涉最终结果往往是灭亡,但想要发展起来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几十只蜂的蛋群速繁法吧!...
浏览量:874 次更新时间:2019/7/6 8: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