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巢蜜是蜜蜂采集花蜜并完全酿制成熟的蜜脾,主要成分是蜂蜜和蜂蜡,尚含少量蜂花粉、蜂王浆、蜂胶等几乎所有的蜂产品,事实上蜂巢蜜也是比分离蜜更高级的营养品,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长期吃蜂巢蜜的危害有哪些吧!
...
浏览量:908 次更新时间:2019/9/26 12:55:37
-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昆虫,蜂巢的内部结构称为巢脾,而巢脾是由蜂蜡制成并紧密排列的蜂房组成,蜂群的所有建筑都离不开蜂蜡,因此蜂蜡既是蜂产品,又是蜂群生存的必需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蜡是什么东西制成的吧...
浏览量:908 次更新时间:2019/3/8 19:06:23
-
蜜源植物是指可为蜜蜂提供花蜜的植物,花蜜是植物蜜腺分泌的含糖液体,同时也是植物提供给访花者的报酬,在蜜源丰富的季节蜜蜂能将花蜜酿制成蜂蜜,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油菜、刺槐、紫云英、荔枝、椴树、枣树、荆条等等...
浏览量:907 次更新时间:2019/11/20 10:06:21
-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具备完全生殖能力的雌蜂,不管是野生蜂群还是养殖蜂群都会重点保护蜂王,但蜂王意外死亡也是极为普遍的事情,是不是蜂王死后蜂群就一定会灭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王死了蜂群怎么办吧!
...
浏览量:907 次更新时间:2019/10/3 11:43:31
-
1、中蜂:一个中蜂群一年可自然分蜂1~2次,因群势和分蜂性等不同每次自然分蜂可分2~5群,有些人以为蜂群每分一群蜂就算一次自然分蜂,实际上从蜂群起雄蜂房开始到自然分蜂只能算一次,但一次自然分蜂分出...
浏览量:907 次更新时间:2019/6/25 17:49:37
-
1、秋繁一脾蜂能出几框取决于养蜂技术,原因是蜂群的繁殖速度与养蜂技术是呈正比的,简而言之养蜂技术越高则蜂群的繁殖速度相对也越快。
2、秋繁一脾蜂能出几框取决于秋繁时间,原因是工蜂从卵到蜂所需的发育...
浏览量:906 次更新时间:2020/6/11 20:40:10
-
1、失王的蜂群同样可能出巢采集花粉。蜂群失王后工蜂采集积极性虽然会受到影响,但极少出现工蜂完全不出巢采集花粉的情况,例如失王前期就仍能看到少量工蜂出巢采集花粉,另外失王群发生工产后也能看到工蜂出巢...
浏览量:906 次更新时间:2020/5/29 9:44:00
-
并群和分蜂是两个目的截然相反的操作,其中分蜂是将一群蜂拆分成两个或多个蜂群,而并群则是将两个或多个蜂群合并成一群,掌握并群方法也是养蜂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样合并蜂群快速有效吧!
...
浏览量:906 次更新时间:2019/4/7 13:12:27
-
自然王台是蜂群在分蜂前用于培育新蜂王的临时巢房,一般情况下在封盖的5~6天蜂群便会发生自然分蜂,但由于自然分蜂比较难于管理,因此很多养蜂人选择在王台成熟时进行人工分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样用自然...
浏览量:905 次更新时间:2019/8/1 18:44:29
-
分家是养蜂人对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的俗称,事实上自然分蜂后蜂群的群势至少减小一半,加之自然分蜂又多发生在蜜源丰富的流蜜期,因此控制自然分蜂是养蜂人必须掌握的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样才能让蜜蜂不分家...
浏览量:905 次更新时间:2019/1/16 9:21:27
-
1、急造王台需要三天以内的工蜂小幼虫,原因是工蜂房中的受精卵孵化后前三天能吃蜂王浆,之后这些幼虫便只能吃花粉和花蜜并最终发育成工蜂,因此超过三天的工蜂幼虫即使能急造王台发育出来的蜂王也有问题,也就...
浏览量:904 次更新时间:2020/4/22 8:08:27
-
处女蜂王是蜜蜂群体中唯一能正常产卵的雌性蜜蜂,基本上可以说蜂王的优劣决定着蜂群的发展,除一部分蜂王因种种因素的影响没有交尾机会外,一般蜂王都会与雄蜂在空中进行飞翔式交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处女蜂王...
浏览量:904 次更新时间:2020/3/16 15:43:20
-
意蜂是我国引进的优良西方蜂种,因其繁殖速度快、群势很强且采集能力强,在流蜜良好的情况下能表现出特别优越的采集力,在我国蜜源较为集中的地方养殖数量非常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意蜂春季养殖管理技术吧!
...
浏览量:904 次更新时间:2020/1/11 19:08:17
-
蜂王浆是蜂群中哺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分泌的乳状物,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并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效,事实上蜂王也正因始终以蜂王浆为食而能完成生殖系统发育且拥有更长的寿命,下面小编就简单科普一下男人吃蜂...
浏览量:904 次更新时间:2020/8/21 12:07:09
-
分蜂是养蜂生产中扩大蜂群数量的主要方式,大致分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两种,由于人工分蜂需要养蜂人具备一定的分蜂技术,因此很多新手一般都是选择自然分蜂,而自然分蜂首先要考虑就是如何将分蜂群收捕回来!
...
浏览量:903 次更新时间:2019/3/9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