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蜂技术 > 蜂产品 > 蜂毒

养蜂技术正文

蜜蜂毒的成分、药理及医用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4-10-28 09:46:25蜂毒4421

蜂毒是蜜蜂在自然界中的自卫武器,贮存于毒囊中,通过毒腺从整刺进入敌人皮下组织。每只蜜蜂每次排毒液0.1~0.4mg,最多达0.8mg。用电刺激取毒器可从15000只蜜蜂中取到1g毒。刚排出体外的毒液呈透明的淡黄色,有特殊的芳香和苦味,含水80%~88%,酸反应,比重1∶1313,含碳、氢、硫、磷、钙、氯、氮等元素,对鼻粘膜和眼角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天然毒素在空气中水分挥发成为结晶颗粒,干毒在温度2~10℃或-15℃下能长期保存多年,毒素水溶液活性10天后便开始下降。蜂毒溶液在100℃加热15min,有些组分的活性受到影响;100℃加热30min活性下降;150℃加热15min,活性完全丧失。

蜂毒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剂:氯仿、乙醇、乙醚等,蜂毒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阳光直射和辐射线的影响。

蜜蜂毒是具有高度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的复杂混和物,含多肽、酶、生理活性胺、碳水化合物和一些其它成分:

多肽溶血毒melittin(或称蜂针素),约占全蜂毒重的40%~50%,是蜂毒中起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是1952年用电泳从干蜂毒中的溶血素F1与间接溶血素——磷脂酶A2分离而提到的,分子量2840,由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不对称的线性多肽,第1位至第20位的氨基酸残基是疏水基团,第21至第26位的氨基酸残基是亲水基团,两基团由碱性的羟基COOH相联。多肽溶血毒是直接溶血毒,具有两大特点:1.强碱性,pH10;2.膜活性,类似于眼镜蛇毒中的细胞毒素n(分子量是7000,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直接对细胞的磷脂膜起溶解作用,抑制细胞发育,对肿瘤细胞(肉瘤、淋巴瘤)显示了强烈的细胞毒素(破坏细胞)作用。

多脓神经毒Apamin约占全毒净重的2%,分子量208,由1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两对二硫相联。与其它有毒动物(毒蛇、蝎子、蜘蛛)不同,Apamin由于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种中枢神经毒,作用于离子通道上钾离子通道的钙离子。而其它动物毒的神经毒由于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自主、运动、感觉及胆碱能)。

肥大细胞脱粒多肽(MCD肽),占干重1%~2%,分子量2593,由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有4个半胱氨酸,由两对二硫键相联。MCD肽(肽401)能使肥大细胞颗粒沉降,释放组胺。实验表明:MCD肽的抗关节炎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强100倍,英国已分离出单一的MCD肽制成抗关节炎药剂。

其它为含量较低的小肽:Secapin约含1%,Tertcapin<1,melitinF<含量低,碱性强,adopin1%,分子量11000,有明显的抗炎症作用,蛋白酶抑制因子。

生理活性胺:组胺约占1%,分子量111,它的含量随蜜蜂的年龄而变化,新生幼蜂没有,一周龄蜂时出现,3~4周龄时含量呈最高,6周龄后含量又降低。组胺扩张微血管,引起局部水肿,使血管体积扩张,产生奇痒和灼痛。

另外两种生理活性胺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酶:磷脂酶A2约占全毒干重的8%~12%,分子量18500,由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12个半肮氨酸残基,由6对二硫键相联。蜂毒中的磷脂酶A2不仅含量高,而且活性也比其它动物毒中的磷脂酶A2都高,水解磷脂的脂肪链,使卵磷脂成为溶血卵磷脂起间接溶血作用,是间接溶血毒。

磷脂酶A2还干扰神经终板释放神经介质——乙酰胆碱起突触前神经毒作用。磷脂酶A2还具有其它重要功能:破坏细胞膜上的磷脂层,增加毒素渗透力,干扰细胞膜上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在线粒体上产生分解能,使肥大细胞脱粒,组胺释放。同时对流感病毒和EDM肉瘤有对抗作用。

透明质酸酶:约占蜂毒干重的1%~3%,分子量20000,它能降低结缔组织的粘度,打破透明质酸盐屏障,使毒素组分渗入身体组织打开通道,又称扩张因子。透明质酸酶也能引起疼痛、炎症和斑块。

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A2由于分子量高,所以成为过敏原。调查表明,经常被蜂整的蜂农血液中含有磷脂酶A2抗体,所以不引起过敏。

此外峰毒中还含有核苷酶、酸性磷酸单脂酶及一些碳水化合物(醣、酯)和游离氨基酸。

药理作用

(1)神经系统作用

蜂毒是向神经性的,在大脑网状组织上具有阻滞作用和溶胆碱活性,并能改变皮层的生物电活性,具有明显的神经节阻断活性,这与蜂毒的镇痛作用有关。多肽神经毒作用离子传导上钾离子通道上的钙离子。脑室和腰椎注射作用比静脉和皮下注射强1000至10000倍。

磷脂酶A2活性较高,毒性较强,起突触前神经毒作用,阻滞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乙酰胆碱,阻断了神经肌肉传导,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2)心血管系统作用

多肽神经毒在狗和猕猴上具有β-肾上腺素和抗节律不齐的作用,它增加心率和收缩力,使节律不齐恢复正常节律。近来实验还否定了蜂毒中存在心脏肽Cardiopep的说法,认为那是种未提纯的蜂毒组分。蜂毒粗毒具有明显抗凝血作用,多肽溶血毒的抗凝活性比粗毒更强。2∶106的蜂毒稀释液对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溶解作用提高56.6%。

蜂毒具有溶血活性,多肽溶血毒直接溶解红细胞膜,释放血红蛋白引起溶血。而磷酸脂酶A2则间接的以分裂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的方式,转变血液中的卵磷脂为溶血卵磷酯而引起溶血。蜂毒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干扰血压,皮下和肌肉注射降低血压(与蜂毒的降血压作用有关),动脉注射升高血压。静脉注射则起心脏毒作用,引起心律不齐。心搏徐缓,房室阻塞。

(3)对内分泌系统

蜂毒(主要是多肽类)能促进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起到抗风湿类、类风湿关节炎作用。近来还发现,并能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前列腺素E的分泌增加,后者具有抗生育的作用,并可用于冠心病哮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抗细菌作用

蜂毒中的多肽溶血毒能抑制20~30种革兰氏阴性及革兰氏阳性病原微生物的发育,并能对抗对青霉素有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80)。

(5)细胞毒素(细胞破坏作用)

多肽溶血毒,肥大细胞脱粒多肽(MCD肽)及磷脂酶A2都能引起肥大细胞脱粒溶解并释放组胺。多肽溶血毒对淋巴瘤、肉瘤有细胞毒素作用,磷酶脂酶A,对Rous肉瘤NH3肿瘤和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对A2流感病毒、葡萄球菌病毒和澳洲Murray谷脑有对抗作用。

(6)抗辐射作用

1967年美国佬的希普曼和高莱,1968年金斯伯格,1978年俄国的阿尔捷莫夫都报道过蛛毒的抗X射线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阿尔捷莫夫不仅证实了注射蜂毒防护辐射的作用,还有治疗的作用。1970年鬼子大阪的宫野岩男,用钴60作照射源,证实蜂毒有抗γ射线的作用,我们的实验也证实了这点。

蜂螫的反应

一般人受蜂螫局部有疼痛、红肿和发炎的反应,症状不久自行消逝。受20~30只蜂螫,可使动物和人的机体中毒,心率紊乱,面色发青,脉搏加速、抽搐、呼吸困难麻痹,如受100只蜂螫可引发呼吸麻痹死亡。对蜂蜜过敏的人,整后头痛,呕吐、腹泻,全身不适,起荨疹风疹块,整处疼痛、烧灼、红肿,严重的面色发青,呼吸困难,甚至死于过敏性休克。

蜂毒对兔子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每g体重18.4μg(皮下注射)、4μg(静脉注射)。

蜂毒的医疗作用

人们知道蜂螫可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直到1888年奥地利医生特尔茨用活蜂螫刺治疗600多名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取得显著疗效以来,蜂螫疗法风行世界经久不衰,活蜂螫刺受场地、季节、蜂群数量的限制而不便。30年代初,德国等从活蜂取出蜂毒制成针剂、软膏等剂型作临床应用。50年代蜂毒疗法在前苏联的许多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治疗高血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畸性脊椎炎、外周神经炎、肌肉炎、神经痛、偏头痛、外周血管粥样硬化均取得明显的疗效。近20年来蜂毒各组分已经分离出来,而且对这些组分的分子量、空间树象、结构与机能的关系,各组分分子与作用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药理毒理作用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就为除去副作用在毒性高的组分——磷脂酶从透明质酸酶及组胺,而用单一有效的蜂毒多肽制剂奠定了基础。

根据各有关文献资料及医院的临床记录,蜂毒治疗的范围有:

结缔组织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硬皮病。

变应性疾病:枯草热、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血管舒缩性鼻炎、痉挛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瘢。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疼痛综合症:各种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

其它:牛皮癣、痛风、遗尿、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下肌慢性溃疡。

对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有止痛解痉抗凝的作用。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其中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神经痛效果较好。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钱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