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是蜂业企业增效和蜂农增收的必由之路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1-08-12 17:20:58海内外蜂业经济3549

农业产业化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其目的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公司加蜂农是实现蜂业产业化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可是要将小农经营且流动性大的广大蜂农组织起来决非易事,工作难度非常大。

蜂农难以组织是我国养蜂业徘徊于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处于无组织状态的蜂农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所产蜂产品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因而在国际贸易中遇到技术壁垒时便叫苦不迭。尤其近20年来蜂蜜收购价一直在提高,这种现象说明好价钱不一定能收购到好蜂蜜,更表明我国蜂产品质量多年来缺乏有效监控手段,因为中间商收购蜂蜜不作标记,纵使厂方发现伪劣蜂蜜也无从追查,何况少数行贿奸商是化白糖制假的祸首,尤其是不分蜂蜜好坏的统价货,更是造成劣质稀蜜的根源。这种涨价、跌价的恶性循环不仅损害广大蜂农,更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要使我国蜂业摆脱“提价一降价”的恶性循环,必须实现公司加蜂农的产业化来形成互利互惠的联合体,以此贯彻中国养蜂学会“小规模,大群体”的战略指导思想,才能使我国蜂业摆脱面临的困境,通过联合体的有效管理来促使蜂农生产优质的蜂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实现企业增效和蜂农增收的目标。

2002年初,我国蜂产品面临欧盟禁运的严峻形势,蜂亚公司凭借同蜂农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控制蜂场使用抗生素,为北京、江苏、浙江出口商提供20t无公害蜂蜜,出口到日本、美国。2003年又为出口商提供标准出口蜂蜜4000t。由于公司在贯彻优质优价的同时.又给予蜂农质量奖,成员交售给公司蜂蜜可增收300~600元/t,加盟蜂场从3年前200户发展到现在的400户。公司在产业化过程中健全了蜂产品原料可追溯根源的措施,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得以获得符合标准的原料,所以公司加工出无公害蜂蜜能以较高价格畅销。由于公司经济效益逐年增长,近年在四川广汉、宁夏银川、甘肃武威三处蜂产品基地分别建立三座蜂产品加工厂,为公司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现就该公司成功经验和值得大家借鉴之处介绍如下:

一、按自愿结台原则将各自为政的蜂农组建成生产组,是实现产业化管理的首要工作

公司在蜂产品经营过程中,善于同蜂农打交道,在全国养蜂大县吸收养蜂多年的蜂农充实经营队伍来扩大公司业务,因而同200多户蜂农建立了牢靠的合作关系。为了实现蜂业产业化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公司根据放蜂路线和蜂农之间的关系,按自愿结合原则,将200余户蜂农组建成30个生产组;每组由6~10户蜂农,每组1000~1800箱蜂。按正常年景,每摇一次蜜每组可产5~10t蜂蜜,每花期摇蜜3~6次则可产20~50t蜂蜜;全年采6~8处蜜源,每组年产蜜150~200t。

生产组由成员推选有威信、办事公道的蜂农任组长,代表全组同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所产蜂蜜由组长统一交售给公司。公司按随行就市和优质优价原则同组长结算货款。由于成员交售给公司蜂蜜每吨能增收300~600元,因此与公司结合对蜂农很有吸引力。

二、抓蜂场源头,健全规章制度,是建立蜂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公司为了牢把蜂产品质量控制源头而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⒈做好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控

除及时将具体规定打印成册向各生产组传达宣传外,更要求生产组成员将惯用抗生素改用中草药防治蜂病,生产无公害蜂产品。对少数不得已使用了抗生素的成员,公司明确要求使用者对用过抗生素的蜂群作记录,并将摇出的蜂蜜另外存放.为此公司同生产组签订合同时,规定“凡使用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等违禁药物的,交售蜂产品时隐瞒不报者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及检测费”。

⒉销售蜂产品,实行责任人的标签制

收购蜂蜜仅凭感观辨别不出蜂蜜质量指标(蔗糖、酶值、还原糖),无法检测出有无抗生素,无法追查有关责任人。公司为根除这一弊病,要求收购蜂蜜时在包装捅上贴标签,内容为:交售人;品名;浓度;重量;产地;验收入;编号;日期;有无抗生素。标签使那些胆大妄为的制假售假者有了心理压力,不敢轻举妄动,因而有效遏制了制假售假现象。

⒊先交货,后结账

凡生产组交售蜂蜜,公司只付部分钱解决成员转场运费和生活费,其余货款都在质检合格后才结算。这样既克服了掺假现象,促使成员生产无公害蜂产品,也消除了蜂农对压级压价现象的担心。每当生产组交售20t蜂蜜,便抽样送秦皇岛检测,很快便知蜂蜜质量如何。

三、贯彻优质优价和出口质量奖,调动蜂农生产优质蜂产品的积极性

⒈优质优价

公司在验收蜂蜜时按度计价,如油菜、葵花等中档蜜每吨每度差价100~200元,而洋槐等蜜每吨每度差价400。600元。以往,由于按度计价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所以有许多企业从中间商处调蜜时不肯按度计价,中间商无奈只好默认掺水。现在公司实行优质优价,使成员增强了生产优质蜂产品的质量意识,蜂蜜浓度逐年提高,浓缩成品蜜质量也随之提高,客户逐年增加。

⒉设立无公害质量奖

公司在贯彻优质优价方针的同时,创立了无公害蜂产品质量奖,交售蜂蜜符合出口标准的,每吨奖励300。500元。这一措施激发了生产无公害蜂产品的积极性,使蜂农感受到质量优劣同自己有利害关系,因此公司2003年收购蜂蜜有90%达到出口标淮。

四、为蜂农排忧解难,做好全年服务,增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凝聚力公司在养蜂生产期间同成员关系密切,提供产前产后服务

⒈提供无偿法律援助

常年出外谋生的蜂农是易遭侵害的弱势群体。公司为维护成员合法权益,聘请在蜂业界很有威望的仗义执言者为公司顾问,就成员遇到的乱收费、欺行霸市、地痞侵害等问题,向有关部门举报、交涉而得到纠正或查处,及时维护成员合法权益,使孤单无援的蜂农感到公司是自己的靠山,坚定了走产业化道路的决心和与公司同舟共济的信心。

⒉设立生产救助贷款

在遇旱涝年景,因歉收绝产,有些蜂农转场无运费而延误花期;有些蜂农在越冬春繁期缺钱买白糖喂蜂等情况时有发生。公司每年给成员解决运费、春繁费30~50万元,受益成员都在交售时归还借款。由于公司与成员形成互惠的鱼水关系,许多成员交售蜂产品时只领取部分货款解决运费等必需开支,其余贷款数月或秋后同公司结算,也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困难。此外,公司还利用在西部设有养蜂基地的有利条件,及时将蜜源长势和气候情况通报给生产组,供成员作为决定放蜂路线和转场日期的依据,减少成员盲目转场遭受损失。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宁夏老蜂友蜂业公司通过产业化实践,深感将蜂农组织起来进行企业化管理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积极作用,使企业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蜂产品,冲破国际贸易壁垒,带领蜂农增效创收。实践证明,蜂业企业产业化是振兴中国养蜂业的必由之路。

引自《中国养蜂》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