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不但是越冬蜂群复壮的关键时期,而且是大蜜源比较集中的季节,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蜂群管理的好坏维系着全年的养蜂效益,因此加强对蜂群的管理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春季养殖管理技术吧!
一、...
浏览量:758 次更新时间:2018/10/3 13:17:56
-
1、第一步:中蜂出现工蜂产卵后不能直接合并蜂群,否则工产蜂易围王甚至咬死被并入群蜂王,在合并蜂群之前一定要处理工产蜂,办法是将蜂箱搬离并重新放一个新蜂箱,这样工产蜂一般会留在原蜂箱中,而正常工蜂则...
浏览量:758 次更新时间:2020/5/27 11:31:12
-
蛋群是养蜂人对群势极弱蜂群的俗称,事实上蛋群根据群势还有更细的划分,例如鹅蛋群、鸡蛋群、鸟蛋群等等,这蜂群和正常蜂群一样“五脏俱全”,只是蜂群中工蜂数量少得可怜而已,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蜜蜂鸡蛋群还能不能...
浏览量:757 次更新时间:2018/11/25 19:12:11
-
双王群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养蜂模式,简单来说是指一个蜂群中有两只蜂王,虽然两只蜂王同时产卵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稍不留神也容易出现两群蜂互相厮杀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双王群怎么组织最安全吧!
一...
浏览量:756 次更新时间:2018/8/27 19:13:35
-
牛奶被人们誉为“白色血液”,而蜂蜜被誉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两者不但在食品界大名鼎鼎,而且在美容界也是举足轻重的,比如搭配而成的牛奶蜂蜜面膜就久负盛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牛奶蜂蜜面膜的功...
浏览量:753 次更新时间:2019/10/14 18:40:57
-
1、原地并群法:原地并群法适合合并距离比较近的蜂群,具体操作是将两个蜂箱都相向移动几十厘米远,等工蜂适应新位置后再次搬移蜂箱并直至两个蜂箱紧密挨在一起,最后再直接将两个蜂群合并在一个蜂箱即可,优点...
浏览量:753 次更新时间:2018/9/6 10:40:56
-
1、分隔蜂箱:中蜂合群前先要用隔王板分隔蜂箱,具体做法在竖式隔王板上糊一层报纸并钻些小孔,然后将蜂箱从中间用隔王板隔成两个区域,最后将蜂和巢脾都转移到靠巢门一侧。
2、合并蜂群:中蜂合群时先将被并...
浏览量:751 次更新时间:2019/7/7 15:07:20
-
养蜂是指养殖蜜蜂以获取蜂产品的事业,很多人都知道养蜜蜂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养蜂技术都是围绕蜜蜂的习性开展的,因此搞清楚蜜蜂的生活习性是养好蜜蜂的基本前提!
一、蜂群由三型蜂构成
...
浏览量:750 次更新时间:2018/8/5 13:10:25
-
1、喷烟器是驯服蜂群时的专用工具,主要作用是向蜂群喷烟迫使蜂群快速安静下来,例如合并蜂群时两群蜂往往因群味不同而打架,此时可喷烟器向喷少许烟以迫使蜂群停止厮杀,另外工蜂围王时可用喷烟器迫使蜂团散开...
浏览量:748 次更新时间:2018/8/24 12:59:43
-
蜜蜂有数千年的养殖历史,饲养目的是获取蜂蜜、蜂胶、蜂蜡及蜂花粉等,目前已成为许多专业养蜂场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养好蜜蜂的,尤其是没有任何准备的新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新手养蜂要掌握哪...
浏览量:746 次更新时间:2020/1/6 8:29:55
-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当家蜂种,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适应性极强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因此特别适合在蜜源相对分散的多山地区养殖,但想要养好中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吧!...
浏览量:745 次更新时间:2019/7/9 15:07:33
-
蜜蜂蛹病是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986年曾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流行,病群常出现见子不见蜂的情况,轻者蜂群的繁殖速度和生产效率明显减弱,严重时全群死亡并蔓延至整个养蜂场。
一、传播途径
蜜蜂蛹...
浏览量:743 次更新时间:2019/8/17 8:38:09
-
1、蜜水并群法:蜜水并群法是最常用的并群方法,具体操作是两群蜂都喷洒些蜂蜜水,然后迅速将合并在一个蜂箱中,最后再喷洒些蜂蜜水来混淆群味。
2、移箱并群法:移箱并群法是较常用的并群方法,具体操作是将...
浏览量:741 次更新时间:2020/2/16 19:15:10
-
合并蜂群是养蜂人最为常用的操作之一,简单来说是将两群蜂或多群蜂合并成一群蜂,从理论上合并蜂群的操作虽然非常简单,但若操作不当也易出现打架和回蜂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新手合并中蜂最好方法吧!
...
浏览量:740 次更新时间:2019/3/16 19:32:55
-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最危险的传染病,别称中囊病、烂子病、尖头病等,特点是来势猛、病期短、传播快,蜂群一旦感染几乎就难以救活,1972年呈大规模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短短两年时间全国就损失了超过100万...
浏览量:740 次更新时间:2020/4/22 19: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