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蜜是旧法养蜂的取蜜法,其实就是指用刀把蜂巢中储存蜜的部分割下来,但很多传统养蜂人在割蜜后常出现蜂群逃跑的情况,事实上蜂群出逃是绝对有原因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割蜜后为什么蜜蜂会出逃吧!
一、蜂...
浏览量:740 次更新时间:2020/5/15 8:56:46
-
中蜂过箱是将生活在原始蜂巢(包括箱、桶、竹笼、洞穴等)中的中蜂转移到活框蜂箱中饲养的一项技术,在蜂种资源丰富但科学饲养中蜂技术落后的山区掌握中蜂过箱技术意义重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过箱后为什么...
浏览量:740 次更新时间:2019/2/20 16:14:47
-
1、失王群什么时候介王台要根据蜂群状态而定,原因是失王时间不同蜂群对王台的排斥性也不同,例如刚失王时介入王台易发生工蜂捣毁王台的情况,若失王过久产卵工蜂也会强烈排斥介入的王台,事实上给失王群介入王...
浏览量:738 次更新时间:2020/2/3 17:45:57
-
1、蜂箱种类可按适宜蜂种来划分,例如中蜂箱、意蜂箱、黑蜂箱等,事实上不同蜂种在筑巢习性上也略有不同,若用意蜂箱来饲养中蜂可能就会出问题。
2、蜂箱种类可按设计思路来划分,例如传统蜂箱、活框蜂箱等,...
浏览量:738 次更新时间:2020/3/22 10:11:29
-
1、巢箱双王群:中蜂巢箱双王群要用竖式隔王板隔开,目的是将两只蜂王分别限制在巢箱和继箱中。
2、继箱双王群:中蜂继箱双王群要用平面隔王板隔开,目的是将两只蜂王分别限制在巢箱两个区域。
综上所述,中...
浏览量:738 次更新时间:2019/12/14 12:10:19
-
1、中蜂:中蜂是分蜂性普遍较强的蜂种,一般一年发生1~2次自然分蜂,有些分蜂性特别强的中蜂群每年甚至可发生3次自然分蜂,此外中蜂每次自然分蜂可分2~4群左右,也就是说一群中蜂每年自然分蜂成3~8群...
浏览量:737 次更新时间:2020/8/29 14:58:46
-
1、体色:中蜂体色以灰黑色为主,背部具黄色环带,而意蜂则多以黄色为主,背部具黄色环带且黄色区域大小和色泽均因蜂种不同而不同。
2、体型:中蜂的体型往往比意蜂要小,例如中蜂(工蜂)体长约为10~13...
浏览量:737 次更新时间:2020/1/1 15:19:46
-
蜂群越冬是每个养蜂人都最关心的事情,越冬期出现任何差池都有可能导致蜂群灭亡,其中尤以越冬前蜂群的基础群势最为关键,否则极有可能还未越完冬工蜂就已消耗殆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几脾过冬才安全吧!
...
浏览量:737 次更新时间:2019/2/9 20:33:25
-
华南中蜂是在华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繁衍生息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区,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台湾等地的沿海山区及安徽南部、云南东部等山区。
一、形态特...
浏览量:737 次更新时间:2018/11/6 16:07:47
-
冬季是养蜂生产的关键时期,而保温工作则是此阶段蜂群管理的重点,有些新手生怕蜂群受冻而将蜂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殊不知如此一来反而不利于蜂群越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看一看!
一、...
浏览量:737 次更新时间:2020/3/14 12:03:32
-
小蜂螨是蜜蜂尤其是意蜂最主要的体外寄生虫,一生均在蜜蜂巢房中繁殖并吸食蜜蜂幼虫或蛹的血淋巴,受害严重的蜂群各龄期幼虫和蛹均出现大量死亡,新羽化出房的幼蜂残缺不全且群势也迅速被削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
浏览量:736 次更新时间:2018/12/23 12:52:57
-
1、色泽:百花蜜的色泽因蜜源不同而不同,但多数百花蜜都呈色泽透明的琥珀色,易结晶且结晶后呈浅琥珀色或偏黄色的猪油状,而洋槐蜜则多呈透明的水白偏黄色,纯正的洋槐蜜几乎能像水一样透明,因此从色泽上看洋...
浏览量:736 次更新时间:2020/2/16 15:40:57
-
1、成本:一箱蜜蜂(中蜂)大约需要500~800元左右,一个蜂箱大约需要60~100元左右,一箱蜜蜂所需的巢础、蜂药及饲料等成本基本在50元以内,因此一箱蜂的成本大约在610~950元左右,这里取...
浏览量:736 次更新时间:2019/11/21 8:34:52
-
百花蜜是蜜蜂采集多种植物花蜜酿制成的,相对于单花蜜而言营养更全面且更益于人体吸收,例如中蜂采集山野百花酿成的土蜂蜜就是百花蜜,但长期过量喝百花蜜对健康却百害而无一利,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百花蜜喝多了会怎么...
浏览量:735 次更新时间:2019/8/2 12:32:30
-
中蜂养殖是我国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养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活,传统土养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因此要采用较为先进的活框养殖才能获取高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养殖需要具备哪些技术吧!...
浏览量:735 次更新时间:2018/9/12 2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