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4-10-28 09:46:25蜂疗保健史话1426

蜂疗既是一门古老的医术,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数千年前即被人类用于医疗实践,但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则应说是近现代的事。

追溯蜂疗的历史,最早当属公元前2~1世纪中医药古代文献中关于蜂蜜、蜂蜡、蜂子、花粉等药用价值的记述;其后则有以蜂房、蜂针入药的记录。而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已对蜂蜜的医疗保健作用有了相当的认识,遂有埃及艳后以蜂蜜为美容秘方的记载和传说。至于以蜂针蜇刺治疗,在中外民间古已有之,有据可考者首推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医家盖伦以蜂针止痛的记载;后有查理曼帝国查理曼根·福克兰大帝用蜂蜇保健;沙皇伊凡雷帝以之治愈痛风性关节炎的史实。

到了近代,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叶,奥地利医师菲力昔·特尔什实施蜂蜇疗法治疗大批风湿热病例,在《维也纳医学周刊》载文报道以来,先后有**留巴尔斯基、布拉格大学朗格教授、奥地利眼科医生R特尔什、美国佬贝克博士及其两位**凯里和奥康内尔医师,还有前苏联阿尔捷莫夫教授和医学博士约里什等就蜂针和提取蜂针液的疗效作出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并进行专题报道或长篇论述,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尤其在前苏联、美国佬、鬼子、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为蜂疗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50年代经前苏联传入我国,旋即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国蜂针用于医疗在民间流传既久且广,可惜多无文字记载1936年蜂疗大师陈伟发现蜂蜇的神奇效用,开始从事蜂针治疗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至1987年治疗疾病30多种,113,740人次,并总结经验撰写了《蜂刺疗法》一书。

台湾蒋永昌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神奇——蜂毒与针灸》一书中汇总了自己20多年以蜂针结合针灸治疗各种疾病63种,病例千余的成效,时为1986年。连云港市蜂疗医院院长房柱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蜂疗研究所和蜂疗医院,1959年在中华医学总会出版的《人民保健》杂志发表论文,正式提出蜂疗与中国传统经络学说结合,按经络穴位进行蜂针或注射蜂针液、通过这些专家学者长期卓有成效的努力,实现了蜂疗与我国古老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的完全接轨,成为蜂疗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997年由王金庸、王盂林、王润洲主编的《中医蜂疗学》出版问世。正如该书前言中所说,是一部科学地、创造性地将国内外有关蜜蜂医疗和蜂毒结合到一起,形成并升华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蜂疗学。该书

以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将有史以来人类在蜂疗实践和蜂产品研究方面的成果熔为一炉,追根溯源,澄清了蜂疗与中医的血缘关系,为蜜蜂医疗体系寻求合理定位,并全面、详尽、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蜂产品如蜜、粉、胶、蜡、王浆、蜂针液、蜂体(虫、蛹、成蜂、王胎)的化学组成、生物药理效应、临床应用及有关制剂等内容,堪称古今中外最完整的一部蜂疗巨著。

1992年中国蜂医学会成立。全国有多所学府相继开设了蜂疗课程;蜂疗医院、诊所、科室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并有了从事蜂疗工作的高级职称医务人员。

至此,我国蜂疗事业已初具规模,并自成体系,从而开始了新一轮向国际进军的交流过程。1991年至1999年,由我国房柱教授担任会长并主持国际蜂疗保健和蜂针研究会,先后在杭州、东京、马来西亚等地举行了五次学术研讨会,参加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代表。至今蜂疗已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预见的是,蜂疗作为一种特效自然疗法,随着世尽潮流向自然回归的大趋势,必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确认,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作为中国的蜂疗医学,仍应发挥自身优势,紧扣住传统中医理论与经络学说,辅以现代科学对各蜂产品的研完成果,不断扩大蜂疗适应症的范围,提高其疗效,特别是对各种疑难多发病的独特疗效作更深入地探讨。这里应克服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如把蜂针的适应症仅限于关节炎腰腿痛之类;要看到蜂针的局部疗效之外,更可贵的它是一种整体疗法,对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着意想不到的功效,许多神奇疗效尚不为人类所知,正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

此外我们应大力促进蜂疗医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并解决蜂疗中一些未能尽如人意的问题:如蜂针的疼痛常令患者望而却步,有人尝试用冷冻法或针灸**后再行蜂针,效用如何尚待确定;蜂针操作时也因缺乏较先进的器械不够方便灵活,有人研制了一套名为蜜蜂控制器的用具作为储备、携带蜜蜂并以类似注射器形式行活蜂蜇剌,但就其实用性来说仍不够理想,需要改进;还有北方越冬期蜂针施治的困难及对疗效的影响亦有待解决和论证。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由于近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对蜂产品的生化药理机制和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此良好的基础之上,将有可能对蜂产品作更深入的探索开发,使其提纯、复合、加工、生产和应用的技术更高。这也是蜂疗医学今后发展进程中长期面临的课题。

(原载《中国养蜂》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