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蜂业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1-09-26 22:35:10国内地区养蜂业概况6675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届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养蜂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养蜂业的政策,养蜂者积极性提高,全省养蜂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蜂群数量成倍增长,蜂产品大幅度增加;加工业倔起;蜂业管理和科研、教育加强。安徽已经成为全国蜂业大省之一。

一、丰富的蜂业资源

(一)蜜源资源

安徽省蜜源植物丰富,种类多,分布广。能提供商品蜂蜜的蜜源植物达16种以上,辅助蜜源有几百种之多,基本上四季有花,主要蜜源开花期延续几个月,为定地和短途转地放蜂提供了有利条件。

安徽主要蜜源总面积约233万公顷,其中春季蜜源有油菜、紫云英、柑桔等占全省主要蜜源总面积的61%;夏季蜜源刺槐、泡桐、苕子、乌桕、枣树等占9.5%,秋季蜜源的芝麻、向日葵、棉花、薄荷、荞麦等占24%;冬季蜜源的枇杷、柃属等占5.3%。还有大面积的粉源植物水稻和马尾松等。全省仅农作物和经济林木提供的蜜源面积就达133万公顷。

安微省春季及春夏之交以油菜、紫云英、刺槐三种蜜源面积最大,泌蜜最丰富,产量约占全省总产虽的70%以上。

1.油菜全省种植面积为89.7万公顷。以江淮之间种植最多,近年逐渐北移,淮北地区面积正在逐步扩大。白菜型油菜开花皖南为3月上旬,向北花期逐渐推迟,淮河流域约比皖南推迟7天左右,4月中旬终花。甘蓝型比白菜型开花迟7.-10天,花期约为20.-25天。正常年景每群蜂可产蜜月5.-35kg。

2.紫云英全省种植面积为2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巢湖流域和皖南的水稻产区。开花期为4月上旬,花期20.-25天。每群蜂产蜜可达30.-35kg,是安徽较为稳定的优质蜜源,也是全国紫云英蜜主要产区,每年出口量为2000吨左右。

3.刺槐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淮北的宿县、灵壁等地最多,成片面积约在8万公顷。江淮地区开花期为4月下旬前后,淮北为5月上旬,花期10.-12天,每群蜂可产蜜20.-30kg,是安徽主要的出口优质蜜种。

4.芝麻全省种植面积8.7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临泉、濉溪、涡阳、宿县、阜南、利辛、毫县、凤台等地,开花期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花期长达30.-35天,每群蜂可取蜂蜜15.-20kg。

5.棉花全省种植面积40.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肖县、泗县、宿县、宿松、灵壁、砀山、濉溪、蒙城等地,开花期7月中旬至9月中旬,花期长达50.-60天,盛花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每群蜂可取蜂蜜15.-25kg。

(二)蜂种资源

安徽省饲养的蜂种以意大利蜂为主,中华蜜蜂为辅,兼有少量的卡尼鄂拉蜂和东北黑蜂。50年代初期以中蜂为多,随着养蜂事业的发展,意大利蜂迅速增加,中蜂饲养范围逐渐缩小并转向山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其次是汀淮丘陵地区。全省现有中蜂7万群左右,约占全省蜂量的25%。1987年末,皖南小蜂经省标准局批准为地方优良蜜蜂品种。意大利蜂在安徽饲养已有80年历史,经过长期的繁衍和选育,已成为适应安徽自然条件的优良蜂种。70年代以后,省主管部门多次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系的意大利蜂蜂王,对“本地意蜂”进行了改良和复壮,提高了意大利蜂的品质。卡尼鄂拉蜂和东北黑蜂也有少量引进,主要是作为杂交素材,培育杂交蜂王。

安徽蜂种分布初步形成了三大区域:一是皖南山区、皖西山区的中蜂集中饲养区,定地为主或小区域内转地;二是江淮之间的中、意蜂混养区,定地结合短途转地;三是淮北平原的意大利蜂饲养区,短途转地结合长途转地。

二、悠久的蜂业历史

安徽养蜂,有文字记载已近千年。

(一)文字记载始于北宋

明朝万历6年(公元1578年)成书的《本草纲目》记载:“食蜜亦有两种:一在山林木上作房,一在人家作案槛收养之,蜜皆浓厚味美。近世宣州有黄连蜜,色黄,味小苦,主本日热。……毫州太清宫有桧花蜜,色小赤……。”著者李时珍对上述记载已明确交待源出于《图经本草》,该书成书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根据上述内容分析可知:(1)北宋时或更早安徽即有家养中蜂;(2)当时安徽的宣州(宣城及其邻近地带)和毫州(毫县及其邻近地域,包括豫东的鹿邑县等地)分别出产黄连蜜和桧花蜜。北宋欧阳修在毫州太守任上留下的“蜂采桧花村落香”诗句,也可鉴证。

(二)中国始养意蜂当为安徽

皖籍合肥人化龚怀西,是中国最早引进意大利蜂的人。龚氏系清末翰林,曾任驻美大使。1912年秋由美启程回国,随带意大利蜂5群,运回合肥,蜂群放在龚氏花园“逍遥律”内(现为合肥最大的公园)。鼎盛时期曾发展到100多群。抗日战争时尚有30多群。

(三)对中蜂有较为系统的研究

安微是中国最早对巾蜂较为系统研究的省份之—。中蜂活框新法饲养,30年代已在安徽开始推广。当时,合肥人解景戎对饲养的中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成效卓著,发表了许多较有影响的论文。例如“关于中蜂的研究”、“中蜂品种鉴定刍议”、“中蜂巢箱”、“中蜂蜂王产卵力的实验”4篇论文,是解氏研究中蜂心得的代表作。同时,他还研制了景戎中蜂箱,50年代在《中国养蜂》杂志刊登介绍。

(四)30年代对安徽较有影响的蜂场和人物

30年代,安徽养蜂以中蜂为主,中蜂和西方蜂兼有,在一些地区,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商品生产。西方蜜蜂已在蚌埠、滁州、合肥、安庆、池州、芜湖、宣州、歙县、屯溪等地较为广泛饲养。1923年歙县吴太立从上海引入意大利蜂,1925年饲养地扩大。1930年饲养意大利蜂的大户有20户,养蜂700余群,并兴办了4个百群以上的蜂场。

来安县人氏南京金陵大学农业专修科主任章无纬,自建泰生蜂园,有意大利蜂40多个强群(曾发展到200余群)摆蜂于滁州城郊的黄家花园。金陵大学农科学生,常结队前往参观、实习,是一个生产、教学兼用蜂场。

屯溪戴锦孙,金陵大学毕业后也曾办蜂场,并在1928年率先探讨中国的养蜂历史,在当时的养蜂报刊发表“中国养蜂之历史”一文。1961年还出版《养蜂》专著一书。

常家会有蜂百余群,饲养于青阳,场名为南京太平养蜂场青阳分场。

安徽省立棉蚕改良场,饲养意大利蜂50余群,并积极扩充、推广。

休宁萝耻第一蜂场场主朱萝耻,鉴于蜜价低贱,且难销售。故设法研制蜜制烧酒(白酒),其色清彻,味香而醇,为蜂产品加工开了先河。

三、蜂业变化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0多年,安徽省蜂业的恢复和发展历经曲折,变化巨大,成就显著。大致分为恢复发展、曲折前进和振兴腾飞三个历史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调动了广大农民养蜂的积极性,养蜂生产由个体经营逐步向集体和国营蜂场方向发展。中蜂仍是这个时期的当家蜂种,占全省蜂群的80%左右。随着集体和国营蜂场的发展以及家庭养蜂规模的扩大,意大利蜂数量开始增多,中蜂比重逐渐缩小。这一时期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蜂群数量增加有限,商品蜂蜜产量不多‘1957年全省养蜂5万群,年产蜂蜜114.6吨,出口蜂蜜62吨。

(二)曲折前进阶段

1958年国务院批转了农业部、农垦部《关于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的报告》,”明确了“今后养蜂生产的发展应采取以农业合作社为主,各类国营农场为辅;外来蜂和本国蜂并重的方针”。由于认真贯彻这一方针,1959年全省养蜂发展到7.5万群,全省最大的国营蜂场歙县蜂场于1958年7月建立,有意大利蜂1000多群,中蜂100多群。1959年当涂蜂场成立,饲养蜜蜂500群,并培训养蜂人员。这是50年代末安徽新建的两个大型蜂场。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从1960年蜂群数量开始下降,1963年全省蜂量仅2.74万群,落入低谷。1967.-1976年,由于对社员养蜂实行禁养、限养,挫伤了广大农民养蜂的积极性,公社化时期各地办起的500多个集体蜂场,在管理分配上问题较多,技术指导未跟上,集体蜂场逐渐减少,养蜂业徘徊不前。全省蜂群一直在7万群左右,蜂蜜产量为1000多吨。

(三)振兴腾飞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养蜂者有了经营蜂业的自主权,加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蜂产品生产由单一的蜂蜜向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多种产品转变,大大提高了养蜂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蜂产品市场的开放搞活,拓宽了蜂产品流通渠道,给养蜂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促进了蜂产品加工业的兴起,使全省养蜂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成效显著。这一时期的安徽蜂业取得了如下进展:

1.养蜂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990年全省养蜂发展到25.1万群,年产蜂蜜8000吨,蜂王浆年产50吨。12年的持续稳定增长,使安徽的养蜂业跨入全国的前列。

2.蜂业的管理和组织建设逐步加强为了加强蜂业的管理,养蜂重点产区先后建立了县养蜂管理站。1984年创办了安徽省蜂业公司,已形成了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经营和出口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年产值近600万元。全省已有20个市、县成立了蜂业公司。1983年安徽省养蜂学会成立后,全省已有30个县(市)成立养蜂学会、协会、研究会;1990年安徽省又成立了蜂业协会。这些蜂业组织在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社会化服务,总结技术管理经验,组织学术交流,协调产销关系,沟通蜂业信息,促进了蜂业持续稳定发展。

安徽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多次召开养蜂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有关方针、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提高蜂产品质量,参与市场流通。近10年,农业部门为扶持蜂业发展共投资410万元及木材、饲料糖等物资,供销部门积极疏通流通渠道,发挥蜂产品购销的主渠道作用,并发放养蜂扶助资金400万元,经贸部门积极做好外销工作,拿出100余万元扶持生产和加工。各级农牧、供销、经贸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对外省到安徽转地放蜂的养蜂场,帮助运输、安排场地、供应生产和生活资料,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进蜂业的发展。

3.形成了以专业户为基础的生产新格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养蜂能手逐渐成为专业户,饲养规模扩大。随着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专业户又逐步向联合体方向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专业户为基础,联合体为骨干的养婶生产新格局,1989年全省有养蜂专业户(20群以上)5000余户,养蜂20万群,占当年全省蜂群总数的79.4%,蜂蜜产量占总产量的90%左右;联合体约150个。如肥西县三河蜂业联合体,1982年成立时共有15户、150群蜜蜂,1990年发展到84户,有蜂4165群;1984年由120户养蜂者组成的嘉山县管店联合蜂场,有蜂5000多群,1986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联合体自愿结合,统一购销,切磋技艺,经济效益比一般养蜂场高。

4.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教育科研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各级农牧部门大力普及推广科学技术,推动蜂业的发展。全省蜂业主管部门,先后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78期,参加学习的人数达3000多人次;举办学术讨论会、讲座、报告会20余次;编印了《养蜂》、《怎样养好蜜蜂》、《中蜂新法饲养》、《蜜蜂生物学》、《蜜蜂病虫害防治》等科技读物3万多册,出刊了《安徽养蜂》杂志17期;组织经验交流会,现场参观学习等活动,有力地推动养蜂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促进了蜂业的科技进步。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在农学、畜牧、生物等专业开设了养蜂课,并在生物系成立了养蜂教研室。1986年全省农业系统所属12所中等农业学校和部分农业职业中学也相继开设养蜂课,培养了一批蜂业技术人员。

组织科学考察。对皖南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淮北地区中蜂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摸清了中蜂集中的21个县的资源分布情况;同时,进行了蜜源植物的调查,为合理利用蜜源提供了依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根据安徽养蜂业的现状,从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组织省内养蜂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10多年来,先后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中蜂新法饲养技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蜂蜜快速检测”和“雄蜂蛹开发利用”获经贸部奖;“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草药防治”获省科技进步奖;“雄蜂精”获国际专利博览会银奖。

5.蜂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出口量增加1990年全省已有蜂产品加工厂点24家,年产值4000万元,有8种产品出口到10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万美元。蜂产品加工制品有三种获第三十二届国际养蜂博览会集体金奖,一种获国际专利博览会银奖;二种获部优;三种获省优。同时,还开发了“蜂毒粉针”、“中国雄蜂精”、“蜂蛹壮阳露”等产品。巢湖蜂宝厂是全省蜂产品加工业的创汇大户,年产值2000万元人民币,产品出口到9个国家和地区,创汇250万美元。

安徽省蜂产品,1984年以前主要由上海口岸出口。从1984年开始,由省外贸自营。蜂蜜出口量增长较快,出口量约占蜂蜜总产量的60%。1990年出口915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86年开始出口蜂蜡、蜂花粉、蜂胶和雄蜂蛹,至1991年止,已分别出口207.5吨、110吨、3吨和8吨。1988年又开始出口鲜蜂王浆和小包装蜂蜜,分别出口41吨和l314吨。蜂产品出口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

6.优质蜂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蜂业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加(工)、销一体化,促进养蜂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中央、省及县(市)三级共同投资兴建养蜂商品生产和优质蜂产品加工出口基地。1986年在合肥兴建了优质蜂蜜生产出口基地,1988年分别在合肥、阜南、枞阳又兴建了3个优质蜂产品加工基地。这些基地在提高蜂产品质量和产量以及推广新技术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由于安徽省蜂蜜质量提高,出口量逐年增加,获得对外经济贸易部荣誉奖,1990年蜂蜜出口量比建基地前的1986年增长了150.3%。同时,基地自身经济效益也较高,生产开发了近20个品种的加工制品,其中有合肥优质蜜生产基地生产的“蜂花粉口服液”(瓶装)获部优产品;合肥蜂产品加工基地生产的“纯蜂蜜”和“儿童补锌蜂蜜”及阜南蜂产品加工基地的“槐花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枞阳县蜂产品加工基地生产经营的蜂蜜质量好,成为外贸出口免检单位。随着蜂业的发展,蜂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安徽蜂业变化巨大,成就显著,已跨入了全国的前列。展望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安徽的蜂业必将会登上一个新台阶。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