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蜜蜂产蜂王浆研究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4-10-28 09:46:25蜂王浆医疗与保健1354

本文是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的专家对蜂王浆的产浆量做了详细的研究,以下是研究内容:

蜂王浆是养蜂生产的重要产品之一。在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蜂王浆生产中,

传统上采用1日龄(18-24小时龄)的工蜂幼虫移虫,并在移虫后第48-68小时取浆(

龚一飞,1981)。但近年来随着蜂王浆生产的发展,许多蜂学工作者对王浆生产采用的

工蜂幼虫大小和取浆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他们有的认为采用2日龄的

幼虫可提高产浆王台接受率和缩短产浆周期,从而提高王浆的总产量(马德风等,1990;

王强,1990);有的则认为采用12-48小时龄的幼虫其王台接受率无显著差异,且在同

等条件下,同样长的时期内不同时间取浆其总产浆量差异不显著(沈基楷,1991;陈世

壁等,1992);看法不一。究竟采用1日龄工蜂幼虫产浆好?还是采用2日龄的好?至今

尚无定论。

蜂王浆生产采用适龄工蜂幼虫和适时取浆是夺取蜂王浆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笔者

在对中华蜜蜂(A.c.cerana)产浆适龄工蜂幼虫和产浆时间的研究中发现,采用2

日龄幼虫(30-36小时龄)产浆可显著提高王台接受率,缩短取浆周期,从而使王浆的

总产量提高1.5倍(方文富,1994)。如若西方蜜蜂产浆也有类似情况,那么改变传统

采用1日龄幼虫的作法,采用较大日龄的工蜂幼虫并适时取浆将大大提高蜂王浆的产量。

为给西方蜜蜂产浆制定采用适龄幼虫和适时取浆的时间这一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

文通过对意大利蜜蜂产浆采用不同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王台中王浆量

的探讨来研究确定西方蜜蜂的适龄产浆幼虫和取浆时间。

1.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5年5-6月间在福州西郊进行。试验意大利蜜蜂8群,采用继箱饲养,其

中4群为试验群,用于产浆试验;另4群为辅助群,用于提供产浆用工蜂幼虫和提供试验

群提取王台后的补充王台。试验期间蜜粉源以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与女贞

(LigustrumlucidumAit.)为主。

试验用产浆工蜂幼虫,1日龄的为18-24小时龄幼虫;2日龄的为30-36小时龄幼虫。

幼虫由2个辅助群提供。方法是:用框式隔王板在底箱内隔出一个1框区作产卵区,并在

移虫前5天午夜12时在其中插入一个经工蜂清理过的空工蜂脾,供蜂王产卵;在次日上午6

时取出已产卵的工蜂脾,置于同群无王区哺育,以提供2日龄产浆幼虫。第二天中午12时,

如法在产卵区插入空脾,并在当日下午6时提出置于无王区哺育,以提供1日龄产浆幼虫。

移虫在中午12时采用杜利特尔(Doolittle)单式移虫法进行。产浆试验在试验群

继箱内进行,每箱1个产浆框,每个产浆框4条台基条,每条台基条25只台基。各台基条上

采用1日龄和2日龄幼虫的王台各半,并以台基条为单位上下交错排列。辅助群每群1个产

浆框,以1日龄幼虫培育产浆王台100个,供试验群提取试验样本后补台。

样本分5月24-28日、6月2-6日、6月9-13日三批提取。每批自移虫后第48小时

起,每隔6小时取样一次,直至王台封盖。取样时,每群采用1和2日龄幼虫的王台各分别取

相同数量(2、3或4个)。三批混合样本两个日龄不同时间取得的样本各分别为30个。

取样时,每群均在同一产浆框的相应位置提取,取样后立即采用辅助群的王台如数原位补

给,并做好标记以免误取其为样本。取出的王台样本立即镊除蜂王幼虫,用电光分析天平

称量个王台的浆量并作好记录。

采用1和2两个日龄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分别通过其总移虫王台数和接受的王台数

进行百分率计算。

1.2结果

1.2.1采用1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的比较

采用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其王台接受率为80.67%,采用1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

率为49.33%(表1)。两种不同日龄幼虫的王台接受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采用

2日龄幼虫产浆其王台接受率极显著高于采用1日龄幼虫的(P

表1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王台接受率试验和统计结果

━━━━━━━━━━━━━━━━━━━━━━━━━━━━━━

虫龄王台总数(个)接受王台数(个)王台接受率(%)P

──────────────────────────────

160029649.33p

260048480.67

━━━━━━━━━━━━━━━━━━━━━━━━━━━━━━

1.2.2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比较

1.2.2.1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移虫后第48小时至王台封盖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

浆量变化的比较

表2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试验结果

━━━━━━━━━━━━━━━━━━━━━━━━━━━━━━━━━━━━━━━

虫样移虫后不同时间(小时)取浆台平均产浆量(g)

本───────────────────────────────────

龄数485460667278849096

(个)

───────────────────────────────────────

1300.08560.12370.18100.21820.23950.31130.31930.30810.1658

2300.17850.21430.26230.30310.32040.30840.1689//

━━━━━━━━━━━━━━━━━━━━━━━━━━━━━━━━━━━━━━━

据表2绘制的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折线图如图1

所示。

图1显示:①两条浆量变化的折线形状相似,说明两个不同日龄幼虫产浆其台平均

产浆量的变化基本一致;②采用1日龄幼虫的台平均产浆量在移虫后第84小时,即虫龄

在第102-108小时时达到最高峰,而采用2日龄的则在第72小时,即虫龄在第102-108

小时时达到最高峰,这说明无论采用哪个日龄幼虫其台平均产浆量都一致在蜂王幼虫发

育的第102-108小时龄达到最高峰,而采用2日龄幼虫的比采用1日龄幼虫的提前12个小

时达到最高峰。据此,在产浆中采用2日龄幼虫可缩短取浆周期,提高单位时间王浆产

量。

图1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折线图

1.2.2.2采用1日龄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比较

1.2.2.2.1同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比较

采用1日龄工蜂幼虫产浆时,移虫后第84小时取浆其台平均产浆量与第78小时和第

90小时取浆的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移虫后第78小时取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极显著

高于第72小时取浆的(P

浆的(P

台平均产浆量最多。

同理,当采用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时,在移虫后第66-78小时内取浆台平均产浆量

最多(表4)。

表3采用1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两相邻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

━━━━━━━━━━━━━━━━━━━━━━━━━━━━━━━━━━━━━━━━

移虫后取浆4854606672788490

时间(小时)

───────────────────────────────────────

542.067*

606.5956**

663.4123**

721.8526

785.2617**

840.5373

900.7938

9614.75**

━━━━━━━━━━━━━━━━━━━━━━━━━━━━━━━━━━━━━━━

注:df=58;t0.05=2.000;t0.01=2.3615;*──差异显著;**──差异极显著。

表4采用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两相邻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

━━━━━━━━━━━━━━━━━━━━━━━━━━━━━━━━━━━━━━━

移虫后取浆时间(小时)485460667278

───────────────────────────────────────

542.591*

604.0769**

662.8178**

721.2346

781.1368**

8414.60**

━━━━━━━━━━━━━━━━━━━━━━━━━━━━━━━━━━━━━━━

注:df=58;t0.05=2.000;t0.01=2.3615;*──差异显著;**──差异极显著。

1.2.2.2.2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两相同幼虫发育时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时段的比较

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其两相同幼虫发育时龄的台平均产浆量均无显著差异(

P>0.05)(表5)。这表明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在移虫后第78-90小时取浆的台平均产浆

量与采用2日龄幼虫在移虫后第66-78小时取浆的完全相同。

表5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两相同幼虫发育时龄台平均产浆量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

移虫后取浆时间(小时)(移2日龄幼虫产浆的王台)

/幼虫发育时龄(小时)66/(96-102)72/(102-108)78/(108-114)

──────────────────────────────────────

(移1日龄幼虫

产浆的王台)

78/(102-108)0.3039

84/(102-108)0.0225

90/(108-114)0.0947

━━━━━━━━━━━━━━━━━━━━━━━━━━━━━━━━━━━━━━

注:df=58;t0.05=2.000;t0.01=2.3615。

1.3讨论

1.3.1采用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王台接受率高可有效地提高蜂王浆的总产量采用2日

龄工蜂幼虫产浆其王台接受率为80.67%,采用1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为49.33%。

两种不同日龄幼虫的王台接受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其王台

接受率极显著高于采用1日龄幼虫的(P

的结论一致。产浆王台接受率的提高,可使产浆的有效王台数量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

蜂王浆的总产量。采用2日龄工蜂幼虫使产浆王台接受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二:①幼虫

相对较大,其抗逆能力较强,不易因移虫可能造成的损伤死亡;②巢房内底浆相对较多,

这不但可避免移虫时损伤幼虫,而且可有较多的底浆连同幼虫一起移入产浆台基,使得

移入台基的幼虫一开始就有丰富的食料,从而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1.3.2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可缩短产浆周期提高总产量试验显示,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

在移虫后第78-90小时内取浆台平均产浆量最多,而采用2日龄幼虫的则在移虫后第66

-78小时内取浆台平均产浆量最多,这说明采用2日龄幼虫可比采用1日龄幼虫的提前12

个小时达到最高阶段。又统计结果显示,两个不同日龄幼虫产浆其台平均浆量最高阶段

的浆量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在移虫后第78-90小时取浆

的台平均产浆量与采用2日龄幼虫在移虫后第66-78小时取浆的完全相同。综此,采用

2日龄幼虫产浆可在台平均浆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产浆周期。

产浆周期的缩短,意味着在同等条件和同样长的产浆时间内,产浆的批数可增加,

从而提高单位时间蜂王浆的总产量。这一结果与沈基楷(1991)和陈世壁(1992)的结

论相反,但与笔者(1994)对中华蜜蜂类似问题的研究结论相仿。

1.3.3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可增产王浆1.56倍试验结果已知,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其

王台接受率(P)为49.33%,取浆时间(d)为3.5天(取其时段的中值);采用2日龄幼

虫的王台接受率(P')为80.67%,取浆时间(d')为3天(取其时段的中值);且它们

的台平均产浆量相同均为(g)克。那么,在相同的时间(D)天内,每批移虫总台数(N)

相同时,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的总产浆量(W)和采用2日龄幼虫的总产浆量(W')如下式:

W=N×P×g×D÷d(克)............①

W'=N×P'×g×D÷d'(克)............②

将②式除以①式,得

W'N×P'×g×D÷d'P'÷d'0.8067÷3.5

──=────────=───=──────≈1.56(倍)

WN×P×g×D÷dP÷d0.4933÷3

即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的总产浆量是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的1.56倍,也就是采用2日龄幼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虫产浆王浆的总产浆量可比采用1日龄幼虫的增产56%。这一结果与马德风(1990)的

结论大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