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变形虫病发生特点和致死蜜蜂机理的研宄

湖北天马养蜂场2014-10-28 09:46:25蜜蜂病毒病1844

蜜蜂变形虫病发生特点和致死蜜蜂机理的研宄

李位三,吴萍(安徽省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由变形虫引发的蜜蜂变形虫病,主要危害、致死成年蜜蜂。此原虫侵害和累及蜜蜂马氏管以及中小肠,破坏细胞组织,使之发生病变,最后导致排泄和消化器官功能率乱和功能丧失,蜜蜂个体衰竭而大量死亡,造成群体群势骤减或解体。

关键词:蜜蜂变形虫;危害;群势骤减;致死机理

中图分类号:$895.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39(2009)01-0013-02

蜜蜂变形虫病,又称为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属于蜜蜂原虫病,主要侵害成年蜜蜂,也涉危蜂王。近几年来,有些地区时有发生,出现蜜蜂大量死亡。有的养蜂者对此病缺乏认识,没有做到及时对症治疗,造成损失。现将该病发生的特点、症状及其发病致死蜜蜂机理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蜜蜂变形虫病的发生

1.1病发的经过

2007年6~7月,女贞、芝麻等主要蜜粉源植物过后,定地饲养的蜂群转入正常的繁殖和越夏期。饲养的蜜蜂除发现少量寄生螨并需治螨外,未发现有其他传染病。

时至9月上旬,有蜜蜂13~15框蜂的4个加继箱强群,凸显群势迅速下降,减弱速度快,便及时撤下继箱,抽出空脾,群势密集,补饲以促进繁殖保持一定群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未收到好的效果,蜜蜂仍然无增有减,并有日益加剧之势。

开始时只见蜂量减少,不见死亡蜜蜂。9月中旬检查蜂群,发现不少成年蜂死于箱底,9月下旬有病蜂爬出箱外,尤其夜间爬蜂较多,每日扫集4群巢门死蜂。少则70~100只,最多时200只以上。

由于成年蜂不断死亡(可以说是暴死),幼蜂又增殖有限,到10月初3号群和4号群接连垮掉,10月中旬2号群基本垮掉,不足2框蜂。1号群有3框足蜂,到10月中旬仅存2500~3000,只蜂,接着蜂王死亡。原认为未感染病的5号群,10月上旬开始锐减,由15框蜂速降至10框蜂左右,到月底和11月下旬分别降至4.5框蜂和2框蜂左右,不久蜂王也死去,紧接着介入1只产卵王,勉强维持到翌春,仍有少量越冬蜂陆续死去而解体。

在一个蜂群放置点上,5个加继箱的强群,发现群势骤减和爬蜂出现的1个多月内,陆续垮群或基本垮群,显然会引起对此病的分析和发病现象的深思。

1.2主要症状

观察发现,患病和死亡的绝大多数是成年蜂,而青年蜂是少数。表现体弱,有的呆滞、反应迟钝、不活跃,出巢采访蜂明显减少;出现爬蜂和箱底有死蜂后,群势减弱加快。爬出蜂不久死亡;患病蜜蜂约有20%腹部膨大或稍膨大,75%~80%的腹部不膨大,两者爬行吃力或爬行困难,以后失去爬行能力,最后衰竭而死,尸体色灰暗,无光泽,有的腹部缩小。

患病蜜蜂中肠呈红褐色,后肠色暗,腹部膨大者后肠内积有绿灰色稀粪;大部分死蜂蜜囊内无蜜,中肠空,像是饥饿衰竭而死;马氏管有些萎缩或粗细不一;巢内蜜蜂护脾能力减弱;蜂王产卵量明显下降,子脾面积很小,多数群内不足1框子脾,最少的仅有巴掌大的子面,可能是蜂王感染此病租丁蜂哺育、护脾能力减弱的缘故。

一个引起注意的现象:9月底至10月初,几次在18:00~19:00观察发现,出巢采访的蜜蜂回巢,陆续有少量蜜蜂急促不安地飞出,直至天黑未见归巢,可以想到白天出巢不返的蜜蜂会更多,死于野外,而死于箱底和蜂箱周围地面的是少数。这也许是揭开发病后的前期只见群势锐减,不见死蜂之谜吧!

2病因诊断

在观察症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诊断。取患病死亡的蜜蜂躯体,最好是内脏器官,将其研碎,用无菌水少许稀释,病料涂片,置于400倍显微镜下检查,视野中出现许多椭圆形变形虫孢囊,确定病因是蜜蜂变形虫病。针对蜜蜂成年蜂大量暴死,导致群势骤减等现象,作者认为可能是蜜蜂变形虫和蜜蜂微孢子虫混合感染危害,但尚未镜检出微孢子虫。

蜜蜂变形虫一生经过两个显然不同的形态,即滋养体(又称营养体)和孢囊。孢囊呈圆形或椭圆形,6~8μm,壁较厚,具有双层膜,中间有1个较大的细胞核,很清晰而突出,在显微镜下有淡蓝色的折光。在体外或不良条件下,变形虫的滋养体很快变成孢囊,因此镜检时见不到滋养体,仅是孢囊存在。

3蜜蜂变形虫病危害

蜜蜂变形虫病主要危害成年蜜蜂,也能殃及蜂王。感染此病并泛滥的蜂群,成年蜂大量死亡,蜂王产卵量减少或基本停止产卵,有的蜂王致死,蜜蜂个体生的少死的多,群体变小,群势骤减或垮群,即使不垮群也难于复壮,使蜂群和蜂产品生产遭到巨大损失。

再者,原认为此病主要发生在3~5月份,而在阴雨、场地潮湿的8~9月份,甚至10月以后也会发生,突破了原来的季节性;不光是感染西方蜜蜂,而中蜂也会受危害[1-2];此病常常和蜜蜂孢子虫病并发,更增加了它的危害性。集中殃及成年蜂的排泄和消化器官,致死蜜蜂死亡率高。初步观测,患病蜜蜂死亡率有70%~80%或更高,病情轻的也有40%~50%。

4发病和致死的机理

蜜蜂变形虫使蜜蜂发病和致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即对蜜蜂排泄、消化器官组织的破坏和代谢物的中毒。

4.1蜜蜂变形虫对排泄、消化器官组织的破坏

当蜜蜂采食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呈休眠状态的孢囊进入成年蜂的中肠和后肠,在肠液的浸润作用下脱囊而出,迅速发育成滋养体而不间断地分裂繁殖,数量猛增,对肠细胞黏膜产生接触溶解作用,使中肠、后肠发炎病变,甚至丧失生理功能。

数量繁多的滋养体,不久直接进入密集着生于中肠和小肠交界处的近100条马氏管内,借助弯曲的伪足运动,潜入马氏管上皮细胞间隙,吸取营养大量繁殖,严重时使马氏管充塞;再加上滋养体表面的弯曲丝状伪足对马氏管的吞噬和破坏作用,造成排泄功能紊乱和功能受阻。这是导致蜜蜂迅速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马氏管繁衍的滋养体,经过21~24h的生命期或马氏管内繁衍条件不良时,滋养体很快变成新的孢囊滞留在马氏管内,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再污染饲料、水源,对蜜蜂构成新的感染。

4.2代谢产物聚集,致使蜜蜂中毒

在蜜蜂体内由于大量的滋养体存在,产生和聚集代谢产物,如一种细胞毒素即肠毒素,它能损坏马氏管和肠道黏膜,使其功能降低,可能引起下痢;第二个引起中毒的原因,在马氏管功能失调或紊乱的情况下,靠马氏管从血液淋巴中排除的含氮代谢产物(尿酸之类),则不能及时排泄出体外,积累多了也会引起中毒。蜜蜂患病的前期,一些蜜蜂表现出呆滞、委靡、不活跃,进而爬行困难,后期挣扎和无力爬动,都与以上两种中毒源有关。

综上所述,马氏管变形虫对排泄、消化器官的破坏和代谢物的积聚中毒,是导致成年蜂死亡和垮群的两个主要原因。目前,在养蜂生产过程中,养蜂者把防治蜂病的注意力多集中在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爬蜂病以及蜂螨等疾病上,对蜜蜂变形虫病、蜜蜂孢子虫病等原虫病,缺乏警惕和辨别能力,突如其来束手无策。在重点防治几种主要蜂病的同时,亦要加强对原虫病类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区分原虫引发的成年蜂病和其它原因所致的成年蜂病;分析原虫病发生的生态环境、发病规律和发病机理;探讨蜜蜂变形虫病、蜜蜂孢子虫病以及两病共同造成蜜蜂致死垮群,与欧美地区出现的蜜蜂衰竭症有无相关性等问题。

蜜蜂变形虫病不断肆虐蜂群。1983年王建鼎、梁勤报道,该病曾在不少地区暴发流行,对中、意蜂危害较大[3],以后也有小范围内若轻若重的发生,应予以高度重视,要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治结合。蜂场应清洁、干燥、向阳,切忌在阴湿环境里长期放置蜂群,做好蜂箱、蜂具和蜂场的消毒事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遏制病原的繁衍和传播[4]。发现病群及时隔离治疗。2007年突然暴发并诊断为蜜蜂变形虫病,2008年上半年出现该病症状苗头,立即使用抗菌抗原虫中草药制剂和西药治疗,有效地防治了此病的发生和泛滥。

2008-10-09

参考文献:

[1]王建鼎,梁勤.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暴发流行[J].蜜蜂杂志,1983,(6):38-39.

[2]李位三,王维明.养蜂实用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湖北天马养蜂场,加我们的微信一起学养蜂。

[3]黄文诚译.认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J].中国蜂业,2007。(10):46-47.

[4]黄少康,杨守深,王丽华,等.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工蜂的侵染性研究[J].中国蜂业,2007,(1):7-8.